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政四A 周孟瑤 (1)


姓名:周孟瑤
 班級:政四A
 學號:04114156

【標題】文化部推大公廣 納央廣、中央社
發稿時間:2018-09-21 00:23
出處: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9714/3379409
【內文】
    文化部昨宣布公共媒體法修法草案,將訂落日條款,修正條文施行後兩年內,將中央廣播電台、中央通訊社與原為公視基金會的公媒基金會整合為一集團、多法人的公共媒體平台。後續完成公聽會、跨部會協商後,十月底前將草案送行政院審議後,拚年底前送立法院、明年中三讀。
  其他修正重點,公媒基金會將依不同族群需要,分設專屬族群頻道,除現有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也預定明年中旬開播台語頻道。文化部長鄭麗君指出,已與客委會達成共識,這次修法將把客家台納入公媒;待公媒法通過後,再看原民台是否考慮加入。
將積極買回華視民股
  如此,公媒平台將至少有五大媒體,央廣和中央社的資產和負債將由公媒基金會概括承受,公媒基金會也將積極買回華視民股,並進行組織法修法。鄭麗君表示,公媒平台需要法制基礎和獨立預算,才能形塑國家文化傳播平台的願景,因此推動將公共電視法修正為公共媒體法,為未來的公媒平台建構較完整的基礎。修法若成功,將是明年完成公媒整合和國際化的第一步。
每兩年改選一半董事
              公媒平台財源如何挹注?鄭麗君指出,將在文化基本法下成立文化發展基金,以及政府核撥及捐補助、營運收入、投資事業收入等。在監督方面,她指出,將設立行政、立法、公眾等三方面監督,期許種種努力將讓公媒集團成為航空母艦,把台灣文化帶到世界。文化部說明,未來公媒董事人數為十一至十五人,將由行政院提名、立法院同意,任期四年,採交錯任期制,每兩年改選一半董事,以利經驗傳承,也改善過去政黨上任就變黨媒的問題。中央社另因有新聞商業事務,將設經營委員會,並設營運長。四工會呼籲最小變動
央廣、中央社、華視和公視四家工會昨也發出聯合聲明,強調應對全部員工以最小的變動方式,讓公廣人才適才適所,並希望藉由預算的擴大,解決台灣過往投資公媒不足的缺憾,趁修法轉機,補足長期人力、經費的缺口。文化部表示,絕對保障員工權益,也會訂立整合辦法。
  公視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表示,她擔任公視董事長以來,心中最大的痛就是華視民股,很高興文化部提到會買回民股,讓華視走向正途。
  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表示,公媒法草案讓他看到台灣文化傳播2.0,過去台灣的媒體像是各種獨立的小艦艇,如今整合成航空母艦,絕對是台灣文化界一場華麗的遠征,只要上路就能成功。

【相關憲法條文】
憲法第五條:中華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憲法第十一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
憲法第一百六十四條: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十五,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二十五,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三十五。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以保障。
【相關法規條文】
公共電視法
廣播電視法
【心得評論】
  台灣現今的媒體環境,被幾個大型商業傳播集團所壟斷,尤其是電視台,充斥著各種腥羶色的新聞,甚至是假新聞,而戲劇台綜合台,近年來,台灣自製的節目越來越少,隨著網路影音平台的發展,許多人都改以網路收看節目,提到公視,大多數的民眾仍是認為,公視的節目不好看,甚至認為公視視國家的,種種的原因,讓公視在台灣的發展,面對到許多阻力。現有的公共電視,製播了許多高品質的節目,近年來,更與國外的平台,製播了在亞洲賣座的戲劇-通靈少女,它還提供了許多讓人民使用媒體的機會,然而,台灣的公視,目前現況下,一年的的經費只有九億而已,這樣的經費,很難持續製作出優質的節目。綜觀歐洲、美洲、甚至是鄰近的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一年的經費是台灣的好幾倍,而它們更是將國內的公共媒體集團化,更能有效的整合資源,有利發展。
  公廣集團成立急需努力的目標在於,如何讓國人認識公共媒體,接觸公共媒體,進而支持與贊助公共媒體,長期以來,台灣缺乏培植公共媒體的環境,民眾對於公共媒體的認知嚴重不足,如何行銷公共媒體,將成為公廣集團成立時的重要任務。同時,為避免政治力介入公媒,除可透過工會監督,避免報導不公正、被官方操控;也可透過媒體觀察基金會或專跑媒體的記者等外部監督。台灣是民主國家,公共政策的行程皆須經公共討論或辯論,希望藉由擴大公共媒體,增加公民媒體近用權,提升政治品質,深化台灣的民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