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政一B 蘇鉦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政一B 蘇鉦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15)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反修逃犯條例 百萬港人遊行寫歷史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0538/386211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內文:
香港民間人權陳線發起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六九大遊行,昨天有百萬人站出來,是六四事件後及香港歷史上,又一次百萬港人走上街頭。
主辦大遊行的香港民陣昨晚近十時宣布有一百零三萬人參與遊行,超過二○○三年的七一遊行五十萬人的人數,港人再創歷史。香港警方傍晚說,以離開維多利亞公園計,有十五萬三千人,到晚間則表示,參與遊行最高峰時有廿四萬人。
這次遊行是因一名香港人去年三月涉嫌在台灣謀殺女友,香港保安局今年二月在未經諮詢下,提出修改「逃犯條例」來作出移交的安排,但修例之議,納入了中國大陸、澳門等地,先是香港商界和代表美國利益的美商會反對,繼而爭議擴大,波及全社會。
香港法律、新聞等多個界別先後表態反對,然後有泛民主派在議會中強烈抵制,在建制派護航下,香港政府決意將修例草案直接提交立法會大會二讀三讀,觸動了六月六日的法律界黑衣靜默遊行,以及這次六九大遊行。
香港今次遊行,以「反送中」為題,字面意思是反對以惡法將港人送到中國去,寓意則為反對修例為香港送終。
這次遊行人數眾多,由於在維多利亞公園集合等待出發人太多,依警方要求,遊行提前半小時於二點二十分起步。遊行隊伍陸續抵達終點立法會大樓外。民陣呼籲特首林鄭月娥出來面對民眾,但沒有得到回應。其後民陣主導預演包圍立法會,以示港府堅持修例,香港立法會十二日二審草案時,將以包圍立法會回應。
全球十二國廿九城聲援香港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活動,包括台北、東京、紐約、雪梨、墨爾本等。
相關條文:

香港:逃犯條例

心得:
逃犯條例到底是什麼?為何香港人要積極反這個條例?為何他們要把這個條例修正成讓其他國家無需經過香港司法而任意引渡罪犯回國?而更極端的是,為何他們要信任一個堅持司法不獨立的國家任意引渡他們口中的罪犯?
這個條例一但修正後,不只是香港人受到影響,不論是在香港的外國人、或是台灣人也會連帶受到影響。因為這代表中國可以任意引渡任何罪犯至中國,也不必遵循香港的司法程序。我們憑什麼信任一個人權低落的國家?憑什麼我們要信任司法只是為黨服務的國家?只要中共高興,你在現實、網路上任何不利於中國的言論都會被當成他們引渡你的犯罪證據,更嚴重還可能被以反分裂國家法處置,試問這樣的惡法有誰希望被通過?不是沒犯罪就沒事了哦台灣老人,什麼時候台灣人才能真正覺醒?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14)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

市政廳大屠殺:維吉尼亞海灘公務員無差別開火,已知13死

來源: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3846666
內文:

【2019. 6. 1  美國
市政廳大屠殺:維吉尼亞海灘公務員無差別開火,已知13死


「在下班之前,突然有人闖入市政廳持槍掃射...。」美東時間5月31日下午4點,維吉尼亞州人口最多的「維吉尼亞海灘市」(Virgina Beach)突傳重大的大規模槍擊案——一名身份不詳的「資深市府公務員」,突然持槍闖入市政廳、朝各部門同事無差別掃射。該名兇手在市政廳內與警察爆發槍戰,並當場遭到擊斃;但全案包括身亡的兇手在內,已知13人死亡(12受害者+1槍手)、5人受傷,是美國近20年來死傷最為慘重的「職場暴力事件」。
這是我們經歷過最恐怖、也最令人戰慄的悲劇...事件的受難者,都是我們的朋友、夥伴、鄰居、工作同事。」維吉尼亞海灘市的市長鮑伯.戴爾(Bob Dyer,共和黨)在記者會上驚魂未定地表示:整起事件發生在31日下午4點,市府員工們即將下班、展開周休假期的星期五。
「該名兇手——我們目前還不能公開他的身份——是一名資深、任職於基礎建設事務部很久的『市府員工』。」在戴爾身邊,維吉尼亞海灘市警長賽維拉(James Cervera)說明:「該名槍手手持一把.45口徑的手槍,裝備有槍口抑制器(消音器),與多個加長型彈匣...進入市政廳後即無差別、無明顯目標地對著同事掃射...。」
倖存的市府員工向CNN表示,聽到槍響後所有人都很驚慌,因為當下還在上班的市政廳,仍有400多名公務職員以及不少前來辦事的一般民眾;但畢竟是公務機關,大部分員工仍能冷靜執行演習過的應變計劃,像是用桌椅封住辦公式出入口,並保持靜默、在原定找到掩蔽空間等待警方救援。
槍手在進入大樓後,沿著各樓層逐廳開火,一路擊殺了12人。隨後趕來的警察,在逐層清場、撤離受困者之際,也在樓中與槍手遭遇——於是,4名警察也與兇手展開「漫長而激烈的槍戰」,雖然一名警員中槍受傷,但卻也當場擊斃槍手,為這場駭人的槍擊危機劃下句點。
維吉尼亞海灘市政廳槍擊案,是美國近20年來,死傷最為慘重的「職場暴力殺人事件」。由於維吉尼亞海灘市是維州人口第一大城,以濱海觀光度假聞名,同時全案不僅符合大規模槍擊案的定義(10死以上),又是罕見地襲擊公家機關,因此事件爆發也引起了全美的高度關注。
但截至31日入夜、槍擊案發生8小時後,維吉尼各級政府都沒有公佈槍手的身份,但官方的案情敘述,卻都已指向「職場報復」——像是《美聯社》的新聞稿用詞中,就用「資深員工」為敘述。但目前官方仍未說明槍手的身份、背景、以及可能的開火動機。
「我們還不打算公開這名兇手的姓名。如有必要,我們也只會說出他的名字『一次』——就這麼『一次』。」賽維拉表示,「這名兇手將永願被記得為『那個兇手』。我局當前的重心,是要盡可能保護本案受害者與其家屬們的隱私與尊嚴。」
目前,維吉尼亞州長諾沙姆(Ralph Northam,民主黨)已趕赴現場,並協同當地市長、警長處理後續;至於即將於周末出發,於下週一赴英國國是訪問的總統川普,也透過白宮幕僚知曉了案情,但個人卻尚未發表相關言論。
相關條文: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第五條:
前條所列槍砲、彈藥,非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製造、販賣、運輸、
轉讓、出租、出借、持有、寄藏或陳列。

心得:
美國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重大的槍擊事件,使得很多支持槍械管制的美國人民人心惶惶,深怕自己或身旁的親友們捲入槍擊案。
我個人也是支持槍械管制的,我看過太多這種槍擊新聞發生在美國卻絲毫沒有改善,甚至變本加厲;我期許在未來美國人民已經政府能夠攜手合作解決這種問題,而不是被某些利益團體與各政黨和執政者的思想左右,導致他們活在隨時有可能被捲入案件的可能性中。

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13)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蔡總統提名蔡宗珍、謝銘洋等4名大法官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0511/3836680from=udn_ch2cate6638sub120511_pulldownmenu
內文:
若通過…蔡提名增至11人已過釋憲門檻
總統府今天公布四名大法官被提名人,包含台大法律系教授謝銘洋、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考選部長蔡宗珍與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院長楊惠欽,若四位被提名人均獲立法院同意,今年10月起蔡英文總統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增至11人,已過釋憲和2022年生效的憲法訴訟法宣告政黨違憲解散的三分之二門檻。
大法官陳碧玉、黃璽君、羅昌發與湯德宗任期將於9月30日屆滿,審薦小組召集人、副總統陳建仁上午公布蔡總統圈選的四名大法官提名人選,分別是兩男兩女,兼顧實務與學術。

謝銘洋曾說「台大沒有教好馬英九」
蔡宗珍在扁時代就促處理國民黨黨產

謝銘洋在太陽花學運時曾說台大沒有教好馬英九,在台大校長遴選爭議時,連署呼籲重新遴選。蔡宗珍曾任民進黨仲裁委員會委員,自扁時代即呼籲制定專法處理國民黨黨產,並說十八趴「就像優惠房貸沒甚麼不能改」。
相關憲法條文:

第77條: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之審判及公務員之懲戒。


第78條:司法院解釋憲法,並有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

第79條:司法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司法院設大法官若干人,掌理本憲法第七十八條規定事項,由總統提名,
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心得:
近日蔡英文總統又提名了幾位新的大法官人選,分別是上述所說的這幾位專業人士,我希望這幾位大法官能夠盡到大法官所應該盡的責任,而且必須跳脫國民兩黨的框架,為司法的品質做嚴格的把關。尤其是近年炒得最兇的釋字748號,我還蠻想聽聽這幾位的想法與看法的。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12)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在人權倒退的亞洲更顯獨特!台灣以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為傲
發稿時間: 2019-05-19 11:49
內文: Taiwan Has Approved Same-Sex Marriage in a First for Asia」──《Time
Taiwan passes same-sex marriage bill, becoming first in Asia to do so」──《CNN

Taiwan Approves Asia's First Same-Sex Marriage Law」──《The New York Times
振奮的消息、斗大的標題、捷報式的宣傳,各大國際媒體在517日這天,以扣人心弦的方式報導台灣同志結婚合法化的議題,歷經多年奮鬥、一次又一次的集會遊行、立法院杯葛審議,終於有了開花結果的一天。
巧合的是,原本中午時分還下著傾盆大雨、支持同婚的民眾不減熱情地在雨中等候、互相鼓勵,一直到下午雨過天晴、三讀條款陸續通過,彷彿象徵雨後天晴的彩虹,在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大放光芒。
未來,法案明定性別相同的二人,若要經營共同生活,成立具親密性及排他性的永久結合關係,可依《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解釋意旨,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同時也開放同志家庭「繼親收養」權益,相關辦法依《民法》收養規定。
如此前瞻性的做法、劃時代和領先全亞洲的變革,我們愈來愈站在包容和理解的角度,因為每一個人的愛都是平等的,互相尊重才能攜手向前。

總統蔡英文也說,「這是很漫長的一條路,我們終於走到這裡,向前走了一步,但這不是終點,我希望這是台灣社會互相包容的另一個起點,台灣還要繼續努力,學習理解和共存,讓差異不再帶來分歧。」
在愛之前 人人都是平等
同婚的議題至少超過三年討論,20161210日世界人權日那天,凱達格蘭大道上聚集了超過25萬人,他們不分性別、不分種族、不分政黨、不分信仰,齊聚一堂,共同為同性婚姻平權目標努力,以尊重差異、多元包容、平等開放、擁抱自由為訴求,希望社會能邁向更和諧幸福的未來。
那場令台灣人聚焦的遊行,事實上也是全世界目光集中的舞台,因為台灣是亞洲第一個擁有大規模支持同志大遊行、也是民主制度觀念普遍開放自由的國家。
在時代的變遷與改變下,開放、多元、尊重不同人權的概念逐漸成了普世價值,與世人迥異的愛情觀與想法也終能勇敢大聲表述:為什麼同樣是人,卻不能擁有敢愛的權利?
畢竟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婚姻平權是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去愛、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繼歐美各國後 亞洲第一個通過的國家
自古以來,同性婚姻、同性戀都被政府、宗教等視為極大罪惡,甚至會被處以極刑或死刑,因為在世人的眼中,那是種罪惡、是違背上帝旨意,也是一種病症,「患者」會被醫師強制治療,那種不堪與難耐,實在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想像。

他們只能抑鬱的悶在心裡,接受世俗的安排和相戀,以一種「完成任務」的模式,默默度過一生。他們甚至不知道、也不敢面對潛藏在內心中的感情現實。
國際上,自2001年荷蘭(Netherlands)成為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後,全世界目前共有超過20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跟上腳步,包含比利時(Belgium)、加拿大(Canada)、西班牙(Spain)、南非(South Africa)、挪威(Norway)、瑞典(Sweden)、葡萄牙(Portugal)、冰島(Iceland)、阿根廷(Argentina)、丹麥(Denmark)、烏拉圭(Uruguay)、紐西蘭(New Zealand)、法國(France)、巴西(Brazil)、美國(United States)等,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南美等地區。
而明訂同性婚姻為違法,且會面臨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國家,主要為伊斯蘭教盛行區域,包含伊朗(Iran)、阿富汗(Afghanistan)、巴基斯坦(Pakistan)、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葉門(Yemen)、蘇丹(Sudan)、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印度(India)、孟加拉(Bengal)、緬甸(Myanmar)、埃及(Egypt)、利比亞(Libya)等國家。
回歸到事情的本質,異性戀或同性戀,本身就絕非一個「過錯」,而是該尊重每個人自由追求相愛與幸福之權利。如果孩子因為深怕旁人對自身投射異樣眼光與詭異標籤,而活在自我壓抑的陰影下,身為父母的你,又會多麼難受呢?
傳統文化上,我們從小被灌輸「男生愛女生」、「女生愛男生」的觀念,教育根深蒂固的印象讓隱性的聲音無法被關注,但事實上,他們與別人並無不同,只是愛的對象並不一樣,我們不該去歧視、霸凌那些與眾不同的情感。
父親的真誠告白:當女兒告訴我,她是同性戀
如果你還沒有動容,不妨看看這位基督福音派牧師的告白,他真誠又簡單的筆觸,感動許多人悸動的內心。
那是在一個情人節週末的夜晚,我和我的妻子都正在看晚間新聞,女兒黛絲(Tess)突然走向客廳,交給我們一張紙條,然後匆匆地回到房間
紙條上寫著,「我是個同性戀,我也很開心走上這條路。如果你們真的愛我,你不會想要嘗試改變我,而且也不會針對這個跟我長篇大論。」(I am gay. I am happy this way. And if you really love me, you won't try to change me, and you will not try to talk with me about this.
黛絲16歲,是個高中生,我們對她的生活夢想藍圖在那天發生了驟變,她勢必也經歷過一段漫長的心理煎熬、良心譴責,但她讓我們知道,無論未來家長的選擇是什麼,她已經勇敢踏上「出櫃」的決心。
那天晚上的痛苦程度,比我的雙親過世時還難受,某些真誠在我內心死去,然後新的希望就此誕生。
看完紙條內容後,我的眼淚悵然淚下,雪莉兒(Cheryl)和我互看了一眼,我知道我們必須做出回應,無論如何,一定要伸手擁抱女兒,「溝通比什麼來得都還重要。」
「黛絲,我們不會說服妳改變,我們想告訴妳我為妳感到驕傲,我們知道妳做了一個很艱難的決定,妳是我們的女兒,我們一直很愛妳,而且一輩子不會改變。」
與其因此鬧上家庭革命、強迫她去轉變、試著喜歡男生,這對彼此一定是非常痛苦,我們應該尊重不同「愛」的權利。

那天晚上我與太太都哭得十分激動,我曾經擔心黛絲的未來,她在過去幾年跟我們在感情上有嚴重鬥爭,而且激動到曾威脅自殺,「如果身為父母、身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卻不能給予支持,那她又該如何面對外界的眼光?」

身為傳統保守的基督徒,要接受自己孩子是同性戀其實特別困難,那天晚上當女兒說出自白後,我腦中想的竟是:我可以告訴誰?我又該怎麼告訴他人?這會不會讓我的信譽受損?我會不會因此被貼上標籤?

後來我才體悟到,這是我女兒的人生,不是我的,我們該做的是心態轉換的支持。

家長不該為成年子女的未來做決定,不能批評孩子,因為這並不是什麼犯了什麼錯。


相關憲法條文:

7 :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22: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


心得:
通過了這個法案之後,恭喜台灣又在平等人權的道路上邁向了一大步,但同婚通過並不僅只有通過的意義,在這次公投我們看到了公投制度的不足、以及相關部門的疏失與需要加強改善的部分。而同婚法案過了之後更是有一系列的法案或是制度需要完善修正;之後的路還很長,希望台灣能夠邁向更美好的未來,為人權鋪一條完善的路。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10)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對北京極限施壓下達最後通牒 港媒揭川普兩大考量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795526?from=udn_mobile_indexrecommend
發稿時間:2019-05-06 09:36
內文:
中美貿易談判恐生變,美國總統川普透過推特說,從10日開始,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的商品關稅將從目前的10%增加到25%。他抱怨目前跟中國的貿易協議談判仍然在進行,但進展太遲緩。港媒引述觀察人士認為,川普突然一改此前態度,透出兩個事實:一是中美磋商仍有關鍵分歧未彌合,美方展開最後階段施壓;二是美方以最後通牒,反制中方「拖字訣」談判策略。
川普突然透過推特發出訊息說,「在過去的10個月裡,中國為500億美元的高技術產品償付25%的關稅給美國,另外2000億美元的其他產品償付10%的關稅。這些關稅部分促成了我們良好的經濟成果。從星期五開始,10%的關稅將提升為25%。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另外3250億美元商品還沒有被徵稅,但將很快開徵,稅率為25%。償付給美國的關稅對產品成本沒有多少影響,大部分為中國承擔。跟中國的貿易交易正在進行,但進展太遲緩,他們試圖重新談判。不行!」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值得注意是,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預定本周三將率領中國代表團,前赴跟美國代表團進行最新一輪的貿易談判,外界普遍相信,這可能是中美最後一輪談判、對能否達成協議至關重要。
報導指出,在此關鍵時刻,川普卻一改此前唱好談判進度的態度,變得不耐煩、抱怨談判進度太慢。有分析指,川普這一舉動大概透出兩個事實。
其一是中美貿易的關鍵分歧仍未彌合,川普在談判最後階段作強力施壓,以圖促使中方加碼讓步,最大程度擴張美方獲得的利益。事實上,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指,中美仍有三大矛盾未解決,包括雙方互相撤銷懲罰性關稅的安排、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扶持政策、中國向外資開放雲計算市場等。
當中最大難題據稱是撤稅問題,中方希望可以先撤稅再簽貿易協議,但美方堅持保留部份關稅,作為貿易協議執行機制的一部份。
其二是美方反制中國的「拖字訣」談判策略。觀察人士指,由於兩國在上述領域的分歧仍難彌合,中方似乎正在拖延談判,以圖取得更多時間應對中美貿易緊張狀況;事實上,倘若談判進一步拖延、中方經濟得以喘息復甦,有利中方增加與美方搏弈的談判籌碼。
分析指,川普政府意識到這一點,川普在推特威脅將加碼關稅措施,無異於對中方發出最後通牒,意在封堵中方拖字訣的策略。
另有分析指,美方近期公布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這或許令川普自揣有更大底氣,對中國作極限施壓。中方如何接招,本周內或將明朗化。

相關條文:

第35條: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


心得:
川普當上總統後,依然不改商人的特色,在中美貿易戰把中方咬的死死的,從中獲得對美國有利的條件。目前各國股市也因為川普的這番話而受到影響,不論是漲還是跌。只希望台灣能夠在中美貿易戰中層層相關的利益關係存活下來,儘量受到最少的負面影響。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8)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投票時亮票挨罰!當選烏克蘭總統的諧星很搞笑
來源:https://udn.com/news/cate/2/7225?from=udn_mobile_submenu#sub_6810
發稿時間:2019-04-22 09:28
內文:
烏克蘭21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根據最新的開票結果,喜劇演員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以逾73%選票,壓倒性擊敗現任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成為首位「政治素人」總統,改寫烏克蘭歷史。
在首輪投票中,澤倫斯基得票率是波洛申科的近兩倍;決選前所有民調也顯示,他的支持率大幅領先波洛申科,在第二輪決選開票後,澤倫斯基就一路領先,直接到開票結束,順利登上總統寶座;而得票僅約25%的波洛申科已承認落敗,並祝賀對手。
波洛申科在推特上寫道,「我會離開辦公室,但我想明確表示,我不會離開政壇,我會尊重烏克蘭人民的意願」。
澤倫斯基在得票大幅領先對手後,在競選總部發表勝利感言,承諾未來不會令選民失望,也向這個後蘇聯國家說:「作為烏克蘭公民,看看我們!一切都有可能!」
澤倫斯基將接手一個充滿挑戰的國家,包括經濟陷入困境,及烏克蘭東部因尋求獨立而與政府軍爆發持續五年的衝突,導致逾1.3萬人死亡。
澤倫斯基本身為一名喜劇演員,在當地熱播的政治諷刺電視劇《人民公僕》中扮演肅貪的總統,廣受歡迎,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從來沒有從政經驗,自去年底宣布參選總統後,沒有提出具體政綱,也沒有舉行造勢集會,並顯少接受媒體訪問,只有在社群網站上進行競選宣傳。不過,在社交媒體上,他受到很多年輕選民的認同,認為他可以革新政壇。
BBC指出,澤倫斯基使他的無知成為一種美德,並公開承認自己未擁有強烈的政治觀點。「沒有承諾,就沒有失望」,更是他所說過為數不多,但最令人難忘的話之一。
澤倫斯基受益於選民對波洛申科的長期不滿,波洛申科五年前上任時曾向烏克蘭人民承諾,他們將有「全新的方式生活」,但對許多人而言,變革的步伐實在太緩慢,只好令烏國選民把希望轉向高喊「拚經濟、肅貪」的澤倫斯基身上。
選前即大幅領先對手的澤倫斯基在投票時,似乎顯得有點得意忘形,他在投票所向記者展示自己的選票,已違反選舉法,警方隨後到他的競選總部開罰24英鎊(約台幣960元)。
相關憲法條文:

第17條: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與複決之權。

第35條: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

心得:
烏克蘭長期受到鄰國的俄羅斯影響,不論是在政壇上的惡鬥與國土的侵略,都使得烏克蘭人民痛苦不堪,而這次的選舉結果也代表人民對較前政壇的不信任,想要透過選舉來改變現況。
不過喜劇演員的壓倒性勝利還真的是出乎預料之外,可見烏克蘭人民對於波洛申科極度的不信任,近年來他對內亂與經濟的問題處理的不夠恰當,使得喊出拼經濟的年輕候選人當選。但還是得觀望,不要口號喊一喊卻沒有盡力改革,我非常不希望看到烏克蘭版的韓國瑜。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7)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英相承認 脫歐協議近期內很難過關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12901/3742279?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發稿時間:2019-04-07 21:46
內文:
英國首相梅伊6日承認,將脫歐協議交付國會通過的行動已失敗,這項已三度遭否決的協議「近期內」獲得國會支持的希望不大。
過去幾天梅伊和在野的工黨會商,要求工黨看在國家利益分上,協助她找出妥協方案。不過,歷經三天會談並未達成任何協議,工黨領袖柯賓6日表示保守黨的主張看不出任何實質改變。
工黨主張以較和緩的方式脫歐,包括英國應在脫歐後繼續緊密遵循歐盟貿易法規,並在勞工權利、環保等方面維持歐盟標準。
相關憲法條文:
第17條: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

心得:
脫歐公投真的能為英國帶來好的福祉嗎?脫歐後會帶來什麼樣的風險?我認為大部分的英國人民也許是不知道的,歐盟已經是歐洲不可獲缺的一部分,真的脫歐了也有可能對歐洲帶來極大的動盪。所以這事告訴我們:公投前必須理解議題,並思考後面帶來的影響,別被任何媒體與有心人士牽著鼻子走。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6)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開罰中天100萬 羅智強轟蔡英文:去向鄭南榕道歉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724135
發稿時間:2019-03-28 14:04
內文:
中天電視遭開罰100萬元,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今在臉書發文,表示真的開了眼界,播太多韓國瑜新聞,也成了開罰中天100萬元的理由,並批「蔡英文去向鄭南榕下跪吧!」100%的言論自由,到了民進黨手上,連狗屎都不如。
羅智強指出,中天愛播多少韓國瑜新聞,自有收視率考量,輪得到政府説三道四?「妳蔡英文選總統時,三民自天天播了妳多少新聞?」2014年柯文哲選台北市長時,綠營媒體播了柯文哲多少新聞?那時的馬英九政府如果以電視台播太多蔡英文新聞,或太多柯文哲新聞開出100萬罰單,妳蔡英文還不聯合覺青們,直接把總統府拆了嗎。
羅智強說,更好笑的是,中天報太多韓國瑜新聞?那是因為蔡英文、蘇貞昌、賴清德和民進黨全黨上下聯合起來照三餐罵韓國瑜,中天能不報導嗎?那要不要先罰蔡英文等人各100萬元,罰你們「罵出太多韓國瑜新聞」?
羅智強表示,當納粹逮捕共產黨員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當納粹逮捕社會民主黨員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社會民主黨員。當納粹逮捕工會主義者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主義者。當納粹逮捕猶太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他們逮捕我時,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抗議。這是神學家馬丁·內莫勒的名言。
羅智強說,九合一敗選後的蔡英文,納粹化的面容愈來愈清楚。所有異音,一概用假消息做為打撃的藉口,想要創造的就是實質的獨裁。
羅智強指出,這個東廠政府的算計很簡單,今天可以用重罰封中天的口,明天就可以用重罰封東森、封TVBS的口,如果我們都不抗議。最後東廠政府用割喉刃封我們的口時,就再也沒有人可以抗議。

相關憲法條文:
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自由。

第22條:凡人民之其它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

心得:
新聞自由這四個字在現今的社會早已被扭曲,垃圾新聞、假消息層出不窮,但由於這四個字的保障,使得傳媒界一片大亂,人民生活在這類他們所稱的自由環境內真的是好的嗎?
傳媒界早已是企業當道,播著一大堆對自身有利的新聞,而自其中得取利益。難道無法可管嗎?是的,還真的無法可管。畢竟新聞自由太自由了。台灣人民覺醒而挺而反制?想太多,台灣就是太多愚民才遲遲陷入意識形態的陷阱裡,連個92共識都不知道是甚麼就在胡亂支持,這樣還有辦法覺醒嗎?難怪太多人選擇忽視現今環境,畢竟想救回是難上加難。
中天電視台背後有中資老闆本身就是極大的錯誤,還好意思跟我談新聞自由阿?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5)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英百萬人上街 要求重辦脫歐公投
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12901/371673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發稿時間:2019-03-24 23:59
內文:
英國脫歐的過程歹戲拖棚,廿三日估計有超過一百萬人走上倫敦街頭,要求舉行二次脫歐公投,號稱是英國歷來人數最多的示威活動。
衛報報導,這場「交由人民決定」的遊行,吸引來自英國各地民眾和現住英國的歐盟國家人士共同參與。主辦單位說,精確的參加人數難以估算,但規模可能比二○○三年二月反對伊拉克戰爭示威遊行還大。
英國朝野一直有人主張舉辦二次脫歐公投,他們認為新公投能反映出英國人希望留在歐盟的新民意,讓英國擺脫脫歐亂象。不過,英國首相梅伊日前在電視演說中表示,她相信英國不支持二次公投。這番話引發許多人決定揮舞歐盟旗幟並高舉梅伊照片上街遊行。
主要政黨都有要角參與遊行,包括最大在野黨工黨副黨魁華森、執政黨保守黨的英國前副首相赫索泰、倫敦市長卡恩、蘇格蘭首席部長同時也是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史特金。
華森在國會廣場演說表示,梅伊不能忽視這場遊行,必須給予民眾二次公投的機會:「首相聲稱她為英國發言。那麼,看看窗外,首相,你已失去掌控,讓人民拿回掌控權。」
赫索泰將當前危機怪在梅伊頭上,他訴求年輕人應該挺身而出,捍衛民主和英國的世界地位。
史特金說,英國脫歐期限從三月廿九日至少延至四月十二日,「是最大的機會,我們必須避免無協議脫歐的大災難,以及首相的差勁協議造成的破壞」。主辦單位表示,由於遊行人數遠超乎預期,整個下午手機網路塞車,許多人被擠得寸步難移。
一項要求停止脫歐的網路請願活動,已獲得逾四百六十萬人連署,成為政府請願網站開放以來人氣最高的提案。
相關憲法條文:

第14條:人民有集會結社自由

心得:
英國目前正處於一股矛盾的氣氛,是否要脫歐的議題在脫歐日前醞釀,並且使得大眾重新檢視脫歐的風險與是否有必要性。而國會氣氛也相對緊張,首相也必須拿出應對方法。
我認為人民在做任何公投前應要有十足的討論與議題了解,而不是有了投票權就受到其他人或是媒體影響而隨意亂投。除了希望英國政府這次能夠提出讓雙方都滿意的作法,也期許我們台灣人民的公投素養與議題識別。部分台灣人的是非不分還是太嚴重了,

2019年3月18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4)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遭蘇揆怒轟!NCC:媒體自律已無用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704147?from=udn_ch2cate6638sub6656_pulldownmenu
發稿時間:2019-03-18 14:57
內文: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17日)痛批NCC放任特定媒體宣傳假新聞,什麼都不管。今天NCC主委詹婷怡出席交通委會報告前接受媒體聯訪,強調要強化廣電媒體的自律,提振媒體的公信力。詹婷怡指出,因為現在看到滿多的狀況,其實媒體的自律已經不能完全發揮效用,並說明已經啟動很多行政調查會陸續審意和討論。
至於被記者問到是否會考慮辭職,詹婷怡表示,自己既然答應來到這個地方,就會全力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要幫台灣把這個環境建構的更好」、「一定會持續地努力」。
相關憲法條文:

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心得:
我覺得現今的媒體自律簡直是個笑話,各式各樣秀下限的新聞接踵而來,不但影響閱聽人的思維,甚至影響了整個社會風氣。
在這個企業與金錢當道的社會下,只要有錢就能做任何你想要的事,金錢已經遠遠大於媒體自律。例如中資贊助的某新聞台完全不怕虧損而持續報導所謂的造神、跨大不實的新聞。這些已經無法以媒體自律來管束了,需要政府的加強管束以及我們閱聽人的閱讀素養,不要輕易相信眼前所看到的。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3)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祖克伯:未來臉書發展將以保護隱私為主
發稿時間:2019-03-08 08:34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088/3684575?from=udn_ch2cate7226sub7088_pulldownmenu
內文:
去年經歷Cambridge Analytica等隱私問題影響,Facebook執行長Mark Zuckberg稍早發文闡述未來公司發展將以保護隱私為中心,並且預期讓未來將使旗下服務所提供通訊加密功能。 根據Mark Zuckberg預期,未來在Facebook旗下服務主要使用通訊功能,將以Messenger、WhatsApp為主,因此接下來將會致力讓這兩項服務朝向更快、更簡單,同時也將確保更加安全的加密保護效果。 而在未來發展則將計畫讓使用者能在Facebook服務中更安心與線上好友、同事,甚至社團群組或企業合作夥伴聯繫,並且持續加強Facebook隱私安全,同時確保傳遞內容僅可由指定對象「看見」,而不會遭受第三者介入竊取。 就Facebook的規劃,未來Facebook服務平台上的溝通模式都會藉由點對點加密方式保護,避免敏感資訊外洩。 在此之前,Facebook已經證實將使Messenger、WhatsApp與Instagram三款服務通訊功能互通,使用者將能以跨服務形式讓訊息在不同服務間傳遞,藉此提昇Facebook服務使用率。不過,依照Facebook先前透露說法,雖然目前已經著手進行相關調整,但至少要等到2020年以後才會正式推出,同時Facebook也未透露具體運作模式。

相關憲法條文:

第12條: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

心得:
對於網路快速的發展,網路倫理也是現今社會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如何保護個資?如何快樂使用網路而不影響現實生活?隱私權是人民重要的權力之一,獲得保障是必須的;面對逐日新穎的網路世界,要怎麼更加保護自己?
我認為平台應該要在隱私、公開中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點,才能夠保障所有人。

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2)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酒駕大修法先扣車 判決不沒收車才還你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668435
發稿時間:2019-02-27-16:28
內文:
法務部今天公布酒駕加重處罰刑法修正案,除對酒駕累犯致人於死者訂最高可判死刑外,另對犯酒駕罪的駕駛車輛增訂「沒收條款」,由法官依個案審酌是否沒收,法案如通過,過去犯酒駕案被扣車的時間會比現在長上許多,要等法官判決不必沒收才能取回車輛。
法務部在刑法公共危險罪章第185之3條中增訂沒收條款,訂「原則」與「例外」法條,其中,犯酒駕公共危險罪者,原則上駕駛之動交通工具,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收之;例外是,如沒收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重要性、該動力交通工具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者,得不宣告沒收之。
依現行警察臨檢酒駕案件做法,如測出酒測值不及0.25毫克,屬行政處分,警方會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將車輛移置保管,待酒駕人清醒後、於上班日繳付罰鍰再領回,扣車、領車的時間不長,也可自行掌握。
新法的做法,則是測出酒測值0.25毫克後,仍由警方將車輛暫時保管,並依刑法公共危險罪將案件移送地檢署法辦,至於車子是否會被沒收,當事人無從預斷,要等待酒駕案件被起訴、經過法院審判訴訟確定不會被判決沒收之後,才能夠發還,前、後兩種狀況的時間差,差距極大。
檢察司司長王俊力說,酒駕者車輛最後到底沒收還是不沒收?修法法律留給法官職權審酌空間。王俊力舉例說,如果是不知情的第三人借車給人去酒駕,或是車子已經殘缺不具經濟價值,甚至酒駕者根本是靠開車維生,一旦車輛沒收勢必影響當事人生計者,法官可以評價沒收車輛是否刑罰過苛,也可作出不沒收車輛的判決,將車輛還給當事人。
相關憲法條文:
62條: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人民選舉之立法委員組織之,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
63條: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心得:
酒駕一直是台灣人非常關注的社會議題,幾乎所有民眾都認為酒駕之所以層出不窮是罰則的嚇阻力不足,應加重刑罰讓酒駕者付應有的代價。
本人也認為應加重罰則,但同時這社會事件也讓我感受到人民普遍對法的不信任,不停地要求所謂的唯一死刑、加重罰則,深怕犯罪的人得不到該有的懲罰;我想這是社會大眾、立法者、執法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加重罰則至死刑、鞭刑等等,真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嗎?如何取得一個平衡點是值得討論的。

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1)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同婚專法 法部官員:諸多扞格仍未解
發稿時間:2019-02-22 00:06
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11311/3658058
內文: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同婚專法草案,法務部期待在社會最大公約數下完成立法,並直言草案是初步回應大法官會議的解釋,但同性二人的結合,還涉及其他相關法規。官員坦言,專法無法一次滿足同性婚姻的所有權益保障,專法如果規範不足或與其他法律認定上有扞格處,要再另行修法解決問題。
官員指出,同婚專法的草案,是根據大法官會議解釋以及公投案的結果而創制,是新的法律,「不能用這個法律去涵蓋所有的法律架構」,舉凡與其他法律或在刑事罰、行政罰違法構成要件認定上有所扞格之處,各主管機關應會再修法。
官員舉例,同性二人結合,一人如再與別人發生性關係,在異性婚姻中,刑法對違背忠誠義務的一方,以通姦罪論處;但現行通姦罪的違法要件是以性器「結合」為構成要件,同婚要如何處理,恐有再修法必要。
還有,異性婚的配偶在稅法上可適用受扶養親屬免稅額,異性婚配偶也有健保給付的請求權,配偶還可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向致死、致重傷的加害人請求喪葬費,但關鍵字都是「配偶」;昨天行政院會通過的施行法中,沒有稱呼同婚者為「配偶」,未來問題可能叢生。
不過,法務部認為,同性二人一旦結合,立刻衍生財產甚至繼承等問題,已超出民法親屬編的規範,擴及至民法繼承編,所以,才會將包括繼養、扶養義務、互為法定繼承人等較「急迫」的爭議事項先納進專法,再制訂概括性條文準用現行民法備用。
另外,未來同婚還有很多法律和權利義務須注意,包括曾辦理同性伴侶註記者,若要成立同性婚姻關係,仍必須到戶政機關登記;但同性伴侶婚後報稅,可比照配偶合併申報。
不少縣市目前已先開辦同性伴侶註記,內政部統計,去年底止,全台已有三九五一對完成註記。草案通過後,內政部戶政司副司長鄭信偉說,同性伴侶註記無法直接轉換成同性婚姻關係,因為草案有規定,成立同性婚姻關係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向戶政機關登記。
雖然內政部表示同性伴侶註記並無法律效力,但衛福部日前曾指出,同性伴侶可以簽署醫療同意書,外交部也表示同性伴侶可持註記公函或同性伴侶證代辦護照;另外,同性伴侶也可以請家庭照顧假。
未來國人若希望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同志伴侶在台灣結婚登記,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一旦同婚專法三讀通過,陸委會絕對會站在尊重人權角度上一視同仁,並配合檢視、研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等配套措施。
相關憲法條文:
7 : 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22 : 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
心得:
台灣在人權平等上又邁進了一大步,此專法不但能夠完善保障同性婚姻者的權益,同時也是全亞洲第一個保障同性婚姻的國家。不過我認為不明事理的台灣人還是太多了,不懂得自己公投到底在投什麼,等到公投通過後所撰寫的專法頒布時又覺得政府不尊重民意;這種前後反覆的說詞與聲明,只會令人覺得台灣還是有太多無知的人。
無論如何,衷心祝福同性戀者在法律上有了保障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