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政一B 沈冠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政一B 沈冠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政一B 沈冠均(2-15)


系級:政一B
學號:0711451
姓名:沈冠均

[標題] 二修公投法 賴士葆:民進黨「坦克壓境」通過惡法

[內文]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在臉書指出,過去民進黨罵公投是鳥籠要求修法降低門檻,現在卻又要修法來提高門檻。民進黨屢次利用國會多數的優勢,以坦克壓境的方式,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惡法,讓人無力抵擋,身為立法委員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難以言喻。

賴士葆指出,立法院6月中旬將舉行臨時會,民進黨要強行通過公投惡法,收回全民透過公投來展現人民作主的權利,利用技術性來封殺公投。首先,民進黨不惜違反隱私權,要交出身分證,讓民眾心生畏懼;再者,讓公投與大選日脫鉤,讓投票人數減少;最後,嚴定每2年才舉行1次公投。

賴士葆批評,民進黨這樣限縮行使直接民權,以維護政黨的最高利益。這些詭詐的心機是認定民進黨會永續執政,如果2020民進黨在野了,肯定悔不當初將公投法修惡來作繭自縛。他引用呂秀蓮對民進黨沉痛的呼籲,「不要打著民主,背叛民主」,請三思要將公投法回收所附的沉痛代價。

[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民國憲法>
62
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人民選舉之立法委員組織之,代表人民行
使立法權。
63
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
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72
立法院法律案通過後,移送總統及行政院,總統應於收到後十日內公布之
,但總統得依照本憲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辦理
78
司法院解釋憲法,並有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
<公民投票法>
3
全國性公民投票之主管機關為中央選舉委員會,並指揮監督直轄市、縣(
市)選舉委員會辦理之。
地方性公民投票之主管機關為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
各級選舉委員會於辦理公民投票期間,得調用各級政府機關職員及公立學
校教職員辦理事務。受調用之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受遴派之政府機關職
員、學校教職員,無正當理由均不得拒絕。

[心得與評論]
立法委員是由人民所選出,理應要站在人民的角度為其著想與謀福利,但由現在台灣的社會情況來看,政黨時常為了自己的政黨利益而使用了其立法委員的權力試圖改變政治情況,我們都能理解公投議題是需要門檻來規範,避免造成氾濫的情況發生,但是民進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修改法律,為的只是其政治目的的實現,我就認為此種行為不太妥當。
反反覆覆地改變法律,只會降低人民對於司法的不信任與失望,政黨不應該再利用法律來博取人民的選票,這樣的後果只會是兩敗俱傷而非是民主國家的實踐。現在台灣的政治環境已經被藍綠兩黨的惡性競爭搞得四分五裂,我祈禱台灣能出現一個脫離兩派,真正願意實踐民主並未人民著想與做事的候選人,這樣台灣的未來才能在開啟另一個亞洲四小龍的時代。

2019年5月28日 星期二

政一B 沈冠均(2-14)


系級:政一B
學號:07114251
姓名:沈冠均

[標題] 總統初選民調該不該納入手機?讓我們從統計數字來看
[出處] 關鍵評論網 2019/05/24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9669

[內文]
文: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去年此時,筆者曾受《思想坦克》邀請,整理了學術界對於手機民調的相關研究,其中發現近年來已經有三成的純手機族。(王宏恩,〈手機族到底影響民調和選舉多大?〉)一年之後,到底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初選民調,已經成為兩大黨頭痛的問題。到底,手機民調跟家用電話的民調差異有多少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細分成三個小問題,本文也將依序處理:第一,假如就照過去民調執行一樣打個一千通,那手機民調跟家用電話民調的受訪者的背景差距多大?第二,假如真的背景有差距,那會造成政治上的影響嗎?第三,就算真的有差距,例如年齡,但不同年齡本來投票率也不同啊,那這有差多少?
當然,上述這些觀點都已經有不少政治圈內外的前輩跟熱心人士有各種討論,筆者在這邊也只是繼續借花獻佛,整理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數字來補充實際的狀況為何,供各方參考。筆者主要的資料來源是兩份學術期刊文章,第一篇是201810月曾憲立教授等人才出版的〈多元民意調查方法的比較研究〉,使用的資料是20132016年連續四波的家用電話、手機、以及網路調查。第二篇則是張鐙文等人於201711月出版的〈住宅電話與手機雙底冊調查的組合估計:以2016總統選舉預測為例〉,裡面使用的資料是2016年總統大選前一周的市話與手機民調。
第一,在沒加權的情況下,手機跟家用民調會打給誰?
在兩篇文章中,的確與許多人的猜測一樣,年齡是造成兩種民調方式的重大差距之一。
在曾文中,2016年裡,(有包括15~19歲)
市話民調,40歲以下27.5%406034.7%60歲以上37.8%
手機民調,40歲以下42.2%406035.6%60歲以上22.1%
在張教授文中,2016年裡,
市話民調,40歲以下17.7%406041.2%60歲以上41.4%
手機民調,40歲以下41.8%406038.7%60歲以上17.6%
兩筆分布都顯示了市話跟手機民調在40歲以下以及60歲以上的重大差異。
另外,在教育程度上兩者也有重大差異:在張文中,小學以下的比例,市話為18.6%,手機為6.9%;而大學以上的比例,市話為31.8%,手機為47.4%
最後,在職業上,張文中,市話有21%的家管,但手機族僅有8.3%,而手機族有較多的私部門職員與管理人員。
尤有甚者,市話與手機的差異會隨時間越來越巨大。在曾文的連續四年追蹤問卷中,2013年台灣的純手機族(僅有手機沒有市話)約9.3%。但到2016年則已經接近30%。照這比例發展下去,到今年2019年,純手機族的比例應該會更高。相較之下,純市話族的比例變動不大,所以長期來看,用市話民調能涵蓋到的全體民眾比例應該會逐年降低,用手機能涵蓋到的比例應該會逐年上升。
第二,假如真的背景有差距,那會造成政治上的影響嗎?
在去年的專欄文章中,我曾經提到市話跟手機民調的政黨傾向是接近的,因為有手機的台灣人也越來越多。在張文中,2016年市話跟手機民調裡投朱立倫跟投蔡英文的比例兩種民調都很接近,唯一的差別是手機民調裡有顯著較高比例支持宋楚瑜,而這結果作者也無法解釋。
然而,會有這樣相等的結果,可能是湊巧,因為台灣過去民調中,都是年輕跟老一輩比較具有台灣認同跟支持台獨,而中壯年比較支持維持現狀跟有雙重認同。因此,假如我們換從不同政策來看,可能就會看出市話跟手機民調的差異。
的確,在曾文中就顯示出了這個傾向。曾文裡的2016年民調中,在市話跟手機民調裡都問了Uber、同婚等政策議題。在Uber議題上,手機民調裡有37.8%支持開放Uber,但是市話民調裡支持Uber的比例僅有24.0%
在同性婚姻議題上,手機民調裡贊成同婚的比例高達49.8%,反對的比例為37.3%。但在市話民調裡,贊成同婚的比例僅35.1%,反對的比例則高達49.8%。在過去民調顯示高達八成年輕人支持同婚的前提下,這裡手機跟市話民調在同婚上的差異顯然跟民調碰到的對象脫離不了關係。
同時,這裡因為年齡而在議題顯示出來的差距,也跟兩大黨的黨內初選有關。就算市話跟手機民調的政黨分布接近,但因為年齡差距,所以造成兩種調查法的民意在特定政策上有差距,這也代表假如兩大黨的候選人們在這些議題上站在不同的看法,就可能會在不同的民調方式上有不同的結果。
最後,就算真的有差距,例如年齡,但不同年齡本來投票率也不同啊,那這有差多少?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簡化成:市話老人多,手機年輕人多,但老人都在家都會去投票,年輕人會去投嗎?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最為精準,直接分析選舉清冊的結果了,來自於世新大學的莊文忠教授與中選會針對2016年總統大選的研究〈選舉人性別投票統計改良之研究〉,團隊從全台灣的選舉清冊中抽樣了20萬人,去掉個資後進行的統計分析。
最後,假如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哪種組合或加權方式最能預測最終的結果?所謂能預測最終結果,必須要有明確的最終結果才可以,而這只有張文裡的選舉結果可以比較。在張文裡,試過各種組合之後,最終的結論是「住宅電話為主,唯手機族為輔」是最佳的組合方式,但作者同時也強調這結果只是一次民調的結果,不宜直接套用其他研究。同樣地,在曾文中也提到為了避免市話民調逐漸擴大的偏差,應該考慮多種不同的民調方式組合的方式來擴大涵蓋率,並透過重複推演來逼近母體。但在同時,這也意味著政府需要更重視戶口普查,有準確的母體資料才能讓各種民調方式有所本,來真正了解民之所向。

[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民國憲法>
35 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
41 總統依法任免文武官員。
46 總統、副總統之選舉,以法律定之。
47 總統、副總統之任期為六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108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或交由省縣執行之:
  省縣自治通則。
  行政區劃
  森林、工礦及商業。
  教育制度。
  銀行及交易所制度。
  航業及海洋漁業。
  公用事業。
  合作事業。
  二省以上之水陸交通運輸。
  二省以上之水利、河道及農牧事業。
十一  中央及地方官吏之銓敘、任用、糾察及保障。
十二  土地法。
十三  勞動法及其他社會立法。
十四  公用徵收。
十五  全國戶口調查及統計。
十六  移民及墾殖。
十七  警察制度。
十八  公共衛生。
十九  振濟、撫卹及失業救濟。
二十  有關文化之古籍、古物及古蹟之保存。
前項各款,省於不牴觸國家法律內,得制定單行法規。
129 本憲法所規定之各種選舉,除本憲法別有規定外,以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投票之方法行之。
130條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二十三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

[心得與評論]
現在有些政黨對於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的選擇方式是採取全民調的方式,但是藉由上述文章所述,我們藉由數據可以發現若是取用全民調的方式其實並沒有辦法公平地抑或是正確地反映人民的民意,因為各個單位所做出的民調數據都有所不同,民調的數據會因為採用的基數與族群而有所差異,有些民調差異些許,但有些更差了十萬八千里。比如說:若是民調採用電訪的方式,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根本不會使用手機,會長期待在家裡接家用電話的族群通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抑或是家庭主婦,這樣的情況民調的採樣只會限縮在他們的意見上,那這樣候選人也許會為了先挺過黨內初選,而先把優惠政策聚焦在一定的年齡區間中?其次,若是顧到了年輕人族群而有更廣泛的意見,另一個不確定因素又是他們會真的跑去投票嗎?由時候年輕人因為在外地打拼、工作,因此無法回到自己的戶籍地進行政黨的支持。我認為全民調的方式會使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出現,也因此我反對全民調。
我認為黨內初選應該要給黨內意見佔六成,外在的民意占四成,要推派出政黨意見人選應該要由黨內進行評估,也要黨內的其他人服氣,而且我相信政黨的黨員也會知道誰出來選比較能得到民心,比較能夠選上,他們也要為自己所做出的選擇負責,民意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也因此我把他設定成四成,這樣不至於會讓那些因素影響到大局,也可以顧慮到些許民意的表達。

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政一B 沈冠均 (2-13)


系級:政一B
學號:07114251
姓名:沈冠均

[標題] 索羅門議員施壓要與陸建交?外交部:難有共識。

[內文]
台灣南太平洋友邦索羅門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日前表示,考慮中斷與台灣的關係,改與中國大陸建交。有駐索國記者在推特貼出索國媒體的報紙頭版,上頭指出「有2位國會議員要求蘇嘉瓦瑞要在6個月內和中國建交」。對此,外交部表示,本屆索國國會如同以往,仍是多黨林立,內閣亦屬多黨聯盟,因此即便內閣中個別黨派或國會中少數議員主張與中國建交,仍難形成共識或政策。
外交部今說明,索羅門群島為內閣制民主憲政國家,國會共計50個議席。目前索國政壇,包含內閣在內的議員,支持台索關係者仍佔多數,蘇嘉瓦瑞伉儷日前率領內閣成員出席我海軍敦睦支隊艦上酒會即為明證。
外交部表示,台索關係穩健成長,各項合作計畫包含農技推廣、醫衛中心、台灣獎學金、潔淨能源等均成效卓著,深受索國朝野及多數民眾肯定與認同。我駐館當將持續與索國各界積極交往,多方爭取友我情誼,並協助索國政府落實國家發展政策,透過互利互惠踏實外交,深化台索邦誼。

[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民國憲法>
35 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
38 總統依本憲法之規定,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
58 行政院設行政院會議,由行政院院長、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及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組織之,以院長為主席。
行政院院長、各部會首長,須將應行提出於立法院之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項,或涉及各部會共同關係之事項,提出於行政院會議議決之。
63 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107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
  外交。
  國防與國防軍事。
  國籍法及刑事、民事、商事之法律。
  司法制度。
  航空、國道、國有鐵路、航政、郵政及電政。
  中央財政與國稅。
  國稅與省稅、縣稅之劃分。
  國營經濟事業。
  幣制及國家銀行。
  度量衡。
十一  國際貿易政策。
十二  涉外之財政經濟事項。
十三  其他依本憲法所定關於中央之事項。

[心得與評論]
在與一個國家建交之前,勢必會經過總統、行政與立法等等機關的同意與審核,過程都是多麼的不容易,台灣也為了更加鞏固與他國的外交關係,透過農業的技巧傳授與一些實質團隊的幫助,希望讓他國了解到台灣的誠意,這些付出都不是建立在主權的爭議上,然而,中國的介入卻打破了這一切的單純,主權認同成為中國試圖中斷我國外交的武器,中國擁有的是錢財與人力,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很明顯地是中國的金援外交更勝於台灣的務實外交。
我認為這是一件很令人難過與失望的事,台灣總是盡力地做到最好,把友邦關係更加貼近,可惜地是現實總是可以毀掉一切,但我十分肯定台灣的做法,也相信有天在撇除主權認同的情形下,世界各國都會認知到台灣的先進技術,與看到台灣務實地為了外交關係努力。相信最近大家也都有看到有關WHA的相關新聞,有國家也是跳出來在會議中提及台灣並不是中國主權的一部份,也堅信根據台灣目前的醫療資源與技術,是具有資格進入此會議加入討論的,不應該因為主權的爭議而忽略最重要的醫療論壇的討論,我們應該把醫療放在第一位,每個國家都嘗試對於這個世界有那麼一點點的貢獻,台灣雖然地不大、人口少,但我們有的是那顆實現世界一份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