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政一B 劉威麟 (2-8)補

姓名:劉威麟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05

【標題】外交部:中國從國際組織內部阻撓台灣參與
【發稿時間】2019/05/05 11:26
【出處】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5050028.aspx

【內文】

外交部表示,中國近年積極爭取擔任國際組織的要職,從內部阻撓台灣參與,也威嚇其他國家不能助台;部分國際組織因秘書處或會員國受中國施壓,迄今仍無法正面看待台灣參與訴求。

吳釗燮明天將赴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報告「因應外交新局勢,國際聲援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之挑戰」。

外交部報告指出,中國對台灣國際參與打壓力道與日俱增,並強迫相關國際組織拒絕接納台灣參與,情勢漸趨嚴峻。政府將持續秉持「踏實外交、互惠互利」思維,推動參與國際組織的工作,使國際社會及輿論,普遍了解台灣所遭受的不當待遇。

外交部表示,台灣爭取國際聲援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是中國運用其在國際場域影響力,不當打壓台灣。中國近年積極爭取政府間國際組織的要職,意即在影響該國際組織的運作。國際社會對此發展高度關切,美國會下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以及New American雜誌,今年相繼發布調查,指中國利用不當勢力,從國際組織內部阻撓台灣,也威嚇其他國家不能助台。

外交部說,部份國際組織因其秘書處或會員國受中國施壓,迄今仍無法正面看待台灣參與訴求及可為貢獻,甚至迎合中方主張,曲解其規章或決議阻台參與,讓台灣訴求無法獲得公正處理。外交部會持續向國際社會重申,中國不能代表台灣,只有在台灣經民主程序選出的政府,才能代表2300萬人民。

外交部指出,未來加強爭取國際聲援的做法,包括持續爭取有意義參與,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分享台灣發展經驗、與友邦及友好國家雙邊合作等,持續做出具體貢獻,並透過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協助,爭取在聯合國體系及其他相關國際組織的參與。

外交部說,也將緊密與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溝通聯繫,凝聚友台力量,指出中方的無理蠻橫做法,以提高理念相近國家對中方打壓行為的警覺性,結合各國影響力,及時在相關國際組織助台,抗衡中國對國際組織所施加的政治壓力。

此外,外交部會積極尋求參與數位、外交、海洋資源等領域的新興議題,爭取更多國家的認同;運用新媒體與自媒體等多元、創意文宣,促使國際瞭解台灣參與需要,建構全球草根支持力量,將網友的每一次點擊,都轉化為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所受到的關注與支持。

【相關憲法條文】

53 : 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107 :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
  外交。
  國防與國防軍事。
  國籍法及刑事、民事、商事之法律。
  司法制度。
  航空、國道、國有鐵路、航政、郵政及電政。
  中央財政與國稅。
  國稅與省稅、縣稅之劃分。
  國營經濟事業。
  幣制及國家銀行。
  度量衡。
十一  國際貿易政策。
十二  涉外之財政經濟事項。
十三  其他依本憲法所定關於中央之事項。

 心得評論】

來自中國的打壓是我國長久以來在外交上遭遇難題的最大因素。自2016年以來,我國失去了5個邦交國,目前的邦交國僅存17個。也許有人認為失去這些對台灣發展沒有多大影響力的邦交國根本是不痛不癢,但邦交國減少所帶來的衝擊卻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隨著邦交國減少,中國將有更多的藉口,對我國進行更加激烈的打壓。

撇除來自中國的威脅,一旦發生雪崩式斷交,邦交國一個一個被挖走,危機感便會產生。一旦人心不安,股市震盪、甚至引發移民潮都是可以想像的,在國安與經濟方面都將產生莫大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