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政一B 蘇鉦淳(2-10)

姓名:蘇鉦淳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2
標題:對北京極限施壓下達最後通牒 港媒揭川普兩大考量
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795526?from=udn_mobile_indexrecommend
發稿時間:2019-05-06 09:36
內文:
中美貿易談判恐生變,美國總統川普透過推特說,從10日開始,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的商品關稅將從目前的10%增加到25%。他抱怨目前跟中國的貿易協議談判仍然在進行,但進展太遲緩。港媒引述觀察人士認為,川普突然一改此前態度,透出兩個事實:一是中美磋商仍有關鍵分歧未彌合,美方展開最後階段施壓;二是美方以最後通牒,反制中方「拖字訣」談判策略。
川普突然透過推特發出訊息說,「在過去的10個月裡,中國為500億美元的高技術產品償付25%的關稅給美國,另外2000億美元的其他產品償付10%的關稅。這些關稅部分促成了我們良好的經濟成果。從星期五開始,10%的關稅將提升為25%。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另外3250億美元商品還沒有被徵稅,但將很快開徵,稅率為25%。償付給美國的關稅對產品成本沒有多少影響,大部分為中國承擔。跟中國的貿易交易正在進行,但進展太遲緩,他們試圖重新談判。不行!」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值得注意是,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預定本周三將率領中國代表團,前赴跟美國代表團進行最新一輪的貿易談判,外界普遍相信,這可能是中美最後一輪談判、對能否達成協議至關重要。
報導指出,在此關鍵時刻,川普卻一改此前唱好談判進度的態度,變得不耐煩、抱怨談判進度太慢。有分析指,川普這一舉動大概透出兩個事實。
其一是中美貿易的關鍵分歧仍未彌合,川普在談判最後階段作強力施壓,以圖促使中方加碼讓步,最大程度擴張美方獲得的利益。事實上,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指,中美仍有三大矛盾未解決,包括雙方互相撤銷懲罰性關稅的安排、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扶持政策、中國向外資開放雲計算市場等。
當中最大難題據稱是撤稅問題,中方希望可以先撤稅再簽貿易協議,但美方堅持保留部份關稅,作為貿易協議執行機制的一部份。
其二是美方反制中國的「拖字訣」談判策略。觀察人士指,由於兩國在上述領域的分歧仍難彌合,中方似乎正在拖延談判,以圖取得更多時間應對中美貿易緊張狀況;事實上,倘若談判進一步拖延、中方經濟得以喘息復甦,有利中方增加與美方搏弈的談判籌碼。
分析指,川普政府意識到這一點,川普在推特威脅將加碼關稅措施,無異於對中方發出最後通牒,意在封堵中方拖字訣的策略。
另有分析指,美方近期公布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這或許令川普自揣有更大底氣,對中國作極限施壓。中方如何接招,本周內或將明朗化。

相關條文:

第35條: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


心得:
川普當上總統後,依然不改商人的特色,在中美貿易戰把中方咬的死死的,從中獲得對美國有利的條件。目前各國股市也因為川普的這番話而受到影響,不論是漲還是跌。只希望台灣能夠在中美貿易戰中層層相關的利益關係存活下來,儘量受到最少的負面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