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陳姿文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4
【標題】「核四封存風波」監察院糾正行政院浪費資源,另一派監委當場反批「罔顧核安」
【出處】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4944
【時間】2019/03/06
【內文】
核四議題爭議不斷,監察院今(6)日通過「核四封存影響暨替代電力調查報告」,認定政府重大變動核四政策導致資源浪費、也指能源轉型未經完整評估、火力發電造成空氣汙染等7項疏失,糾正行政院與經濟部。不過監察院另一派監察委員則持不同意見,認為該報告「倒果為因」,對尚未發生的事情進行檢討及糾正,立論基礎有明顯缺失,監察院頓時意見分為二派。
監察委員包宗和、李月德及陳慶財針對核四案進行調查,今日召開記者會發布報告。監委包宗和等人認為,政府對核四政策重大變動導致資源浪費,且能源轉型未經完整評估亦未詳細說明電價的影響,以及近年以火力彌補電力缺口造成空氣污染等,行政院與經濟部核有怠失。
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今日通過監委包宗和、李月德及陳慶財提出之調查報告,記者會上監委強調,此調查報告不涉及核四是否重啟或核電議題,僅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提出質疑。
監委包宗和指出,行政院自1992年核定核四興建後,數度停工、復工,工期一再展延並追加預算,歷經20餘年仍未能完工商轉,興建費用已投入高達2833億元,自2014年起封存迄今,台電公司每年在無經濟效益流入的情形下,每年平均耗費9億元於資產維護管理,核有怠失。
包宗和也質疑,新政府上任第5天,即宣布「非核家園」新能源政策,「不用評估嗎?」,因為沒有完整評估電價影響等疑慮,對民眾產生嚴重影響。
今日發布的新聞稿也指出,行政院於2016年7月設定2025年能源配比(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規劃以火力、再生能源補足其供電缺口,卻未經能源安全、能源經濟及環境影響等完整評估,導致核四封存、再生能源進度緩慢,核一1號機、核二2號機長期停止運轉下,供電吃緊天數日增,且火力發電占比逐年提高,造成嚴重空氣污染,確有違失。
監委分兩派,意見不同交火3小時
《蘋果日報》報導,雖然監察院財經委員會通過核四封存調查報告,但內部引起3小時激烈討論,有4名監委公開提出不同意見,包括王幼玲、蔡崇義、趙永清、田秋堇,甚至罕見在主要調查的監委舉行記者會時,在台下聆聽,並接續舉行表達對調查報告的不同看法。
《自由時報》報導,監委田秋堇等人批評,該報告內容未面對核四施工期間多次工期展延、追加預算、頻傳各種違反安全事件、屢遭監院糾正的事實,卻倒果為因,對核四封存後的能源轉型政策,以及尚未發生的事情,進行檢討及糾正。
田秋堇等人也指出,調查報告對於當年興建、停建、復工,以及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封存等決策原因、流程幾乎沒有著墨,也無約詢江宜樺、前總統馬英九、時任經濟部長張家祝等當時最重要的決策者,在缺乏關鍵人物釐清事實的情況下,立論的基礎資料有明顯缺失。
《中央社》報導,田秋堇表示,台灣各界多同意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但包宗和等人的調查報告對於核四封存原因、決策過程皆未觸及,也不談核四安全問題,形同以核四安全無疑慮的前提進行調查,並形成調查意見,恐造成與實情有落差的調查。
田秋堇指出,若核四發生福島級的核災,台灣將面臨政經崩潰的危機,但調查報告僅單方面提供核四封存、停建後,對經濟與電價的衝擊,卻未曾針對若台灣發生核災的總成本進行完整分析評估,以如實面對能源選擇的代價與風險。
監委蔡崇義表示,如果接受這份調查報告,就等於接受核四可以安全運轉的前提,但是監察院在2012年就已調查指出核四有核安問題,而糾正過行政院、經濟部,如今調查報告卻避而不談,所以他沒辦法接受。
此次糾正案,是首次以「核四封存」後影響能源配比、供電狀況與電價進行糾正。監察委員也提出2點調查意見請行政院及經濟部確實檢討改進,包括行政院及經濟部應儘速籌謀核四後續轉型相關處置,以利資產有效運用,並切實督促核四資產減損的因應規劃。
另外也針對台灣各區域用電狀況尖、離峰負載落差大,供電挑戰高,台電應積極實施需量競價、時間電價及智慧電表等電力管理措施。
【相關憲法條文】
第90條: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行使同意、彈劾、糾舉及審計權。
第96條:監察院得按行政院及其各部會之工作,分設若干委員會,調查一切設施,注意其是否違法或失職。
第97條:監察院經各該委員會之審查及決議,得提出糾正案,移送行政院及其有關部會,促其注意改善。
監察院對於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認為有失職或違法情事,得提出糾舉案
或彈劾案,如涉及刑事,應移送法院辦理。
監察院對於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認為有失職或違法情事,得提出糾舉案
或彈劾案,如涉及刑事,應移送法院辦理。
【心得評論】
對於台灣是否要保留核能發電廠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議,雖然現任總統在就職後就宣布「2025非核家園」,但在去年的公投通過了第16案「反對非核家園」。
監察院已不是第一次糾正核四議題,但這是第一次以「影響能源配比、供電狀況與電價」進行糾正,我認為反覆停工、復工已浪費許多資金,現任政府再決定是否使用核能也並未經過完整的環境及能源評估。雖然另一派的監察委員認為倒果為因
,對於尚未發生的事進行評估並不合理,但我認為本來就應該在事前就做好全面的評估,因為一但發生事情也就來不及了。其實早在2012年監察院就發現核安問題,但行政院、經濟部一直避而不談、刻意忽略,這不是行政部門該有的做事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