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葉怡彤
班級:政三B
學號:05114287
【標題】無解行政逃難潮 教團批教師法修法「提油救火」
2019/3/9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687084
【內文】3月7日行政院會通過《教師法》修正草案,針對草案內容,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支持依法處理不適任教師,但此次修法將教師擔任行政工作列為義務,顯見缺乏與教師專業團體討論協商,不但不能解決「行政逃難潮」,甚且為校園內工作分工製造糾紛,批「修法羞辱教師專業,是國家毀滅的開始」。
全中教表示,依法處理不適任教師問題是全民共識,全中教不反對。但在現行機制下,將不適任教師問題全數歸咎於校園內的「師師相護」,而以為改組教師評審委員會、引入校外學者專家就能解決問題,也是過於天真和簡化問題的。
全中教認為,需要加強提報不適任教師的的審議機制,再者所謂「不適任」的法律定義與教師應遵守的法律規範需明確化,否則單單只是引入校外專業人士,可能淪為民粹。
全中教指出,此次修法將教師擔任行政工作列為義務,除了顯見的立法粗糙之外,執行成效也堪慮。教師專業養成過程中缺乏行政所需的相關行政、法律訓練,且教育行政事項爆量、動輒有違法之虞時,將此類專業工作訂為義務,無疑是提油救火。且依據教育基本法第8條教育人員之工作、待遇及進修等權利義務,應以法律定之,教師的專業自主應予尊重。
「強迫教師做非屬其專業之工作,顯已違反教育基本法。」全中教認為,行政工作是教師的「兼任」工作而非本職,正本清源之道並非修法,而是避免不必要的繁瑣行政作業負擔、增強校長行政領導能力、提高擔任行政工作的誘因與榮譽感,才是釜底抽薪的方法。
全中教表示,若修法強化教師申訴及救濟制度,相信多數教師給予肯定,然教師勞動人權,勞動條件變更時,應與教師協商,這是民主社會之勞動人權。且改變的同時,應考量是否落實教育品質的提升?具體施行方式是否可行?該會強烈主張各項改變及施行細則,教育部應與各教師工會進行專業對話,並共同研議後使得訂定之。
教育部昨天則回應,現行教師法第17條即規定教師負有「擔任導師」及「依有關法令參與學校學術、行政工作及社會教育活動」等義務。修正草案是為使上述文字中的「參與行政工作」更為明確法,才明列「擔任行政職務」,以避免執行的爭議。實務上學校行政職缺有限,不可能強制每位教師都擔任行政職,校長仍需依校務推動理念和需求,尋找適合的人選。
【相關憲法條文】
第15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第21條: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
第53條: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第57條:行政院依左列規定,對立法院負責:
一、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 ,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
二、立法院對於行政院之重要政策不贊同時,得以決議移請行政院變更之 。行政院對於立法院之決議,得經總統之核可,移請立法院覆議。覆 議時,如經出席立法委員三分之二維持原決議,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三、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覆議時,如經出席立法委員三分之二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第62條: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人民選舉之立法委員組織之,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
第63條: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第72條:立法院法律案通過後,移送總統及行政院,總統應於收到後十日內公布之,但總統得依照本憲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辦理 。
第159條: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
【內文】3月7日行政院會通過《教師法》修正草案,針對草案內容,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支持依法處理不適任教師,但此次修法將教師擔任行政工作列為義務,顯見缺乏與教師專業團體討論協商,不但不能解決「行政逃難潮」,甚且為校園內工作分工製造糾紛,批「修法羞辱教師專業,是國家毀滅的開始」。
全中教表示,依法處理不適任教師問題是全民共識,全中教不反對。但在現行機制下,將不適任教師問題全數歸咎於校園內的「師師相護」,而以為改組教師評審委員會、引入校外學者專家就能解決問題,也是過於天真和簡化問題的。
全中教認為,需要加強提報不適任教師的的審議機制,再者所謂「不適任」的法律定義與教師應遵守的法律規範需明確化,否則單單只是引入校外專業人士,可能淪為民粹。
全中教指出,此次修法將教師擔任行政工作列為義務,除了顯見的立法粗糙之外,執行成效也堪慮。教師專業養成過程中缺乏行政所需的相關行政、法律訓練,且教育行政事項爆量、動輒有違法之虞時,將此類專業工作訂為義務,無疑是提油救火。且依據教育基本法第8條教育人員之工作、待遇及進修等權利義務,應以法律定之,教師的專業自主應予尊重。
「強迫教師做非屬其專業之工作,顯已違反教育基本法。」全中教認為,行政工作是教師的「兼任」工作而非本職,正本清源之道並非修法,而是避免不必要的繁瑣行政作業負擔、增強校長行政領導能力、提高擔任行政工作的誘因與榮譽感,才是釜底抽薪的方法。
全中教表示,若修法強化教師申訴及救濟制度,相信多數教師給予肯定,然教師勞動人權,勞動條件變更時,應與教師協商,這是民主社會之勞動人權。且改變的同時,應考量是否落實教育品質的提升?具體施行方式是否可行?該會強烈主張各項改變及施行細則,教育部應與各教師工會進行專業對話,並共同研議後使得訂定之。
教育部昨天則回應,現行教師法第17條即規定教師負有「擔任導師」及「依有關法令參與學校學術、行政工作及社會教育活動」等義務。修正草案是為使上述文字中的「參與行政工作」更為明確法,才明列「擔任行政職務」,以避免執行的爭議。實務上學校行政職缺有限,不可能強制每位教師都擔任行政職,校長仍需依校務推動理念和需求,尋找適合的人選。
【相關憲法條文】
第15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第21條: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
第53條: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第57條:行政院依左列規定,對立法院負責:
一、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 ,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
二、立法院對於行政院之重要政策不贊同時,得以決議移請行政院變更之 。行政院對於立法院之決議,得經總統之核可,移請立法院覆議。覆 議時,如經出席立法委員三分之二維持原決議,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三、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覆議時,如經出席立法委員三分之二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第62條: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人民選舉之立法委員組織之,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
第63條: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第72條:立法院法律案通過後,移送總統及行政院,總統應於收到後十日內公布之,但總統得依照本憲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辦理 。
第159條: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
【教師法】
第14條:教師聘任後除有下列各款之一者外,不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一、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
二、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
三、曾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
未消滅。
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七、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尚未痊癒。
八、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侵
害行為屬實。
九、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騷
擾或性霸凌行為,且情節重大。
十、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未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通
報,致再度發生校園性侵害事件;或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他人所
犯校園性侵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十一、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
查證屬實。
十二、體罰或霸凌學生,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
十三、行為違反相關法令,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十四、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
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審議通過;其有第十三款
規定之情事,經教師評審委員會議決解聘或不續聘者,除情節重大者外,
應併審酌案件情節,議決一年至四年不得聘任為教師,並報主管教育行政
機關核准。
有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十二款或前項後段情事之一者,不得聘任為教師;已
聘任者,除依下列規定辦理外,應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予以解聘
、停聘或不續聘:
一、有第七款情形者,依規定辦理退休或資遣。
二、有第八款、第九款情形者,依第四項規定辦理。
三、有第三款、第十款或第十一款情形者,應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
,予以解聘。
教師涉有第一項第八款或第九款情形者,服務學校應於知悉之日起一個月
內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予以停聘,並靜候調查。經調查屬實者,
由服務學校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予以解聘。
為避免聘任之教師有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十二款及第二項後段規定之情事,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各級學校應依規定辦理通報、資訊之蒐集及查詢;
其通報、資訊之蒐集、查詢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教育部定之。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因行為不檢有
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而解聘或不續聘之教師,除屬性侵害行為;
性騷擾、性霸凌行為、行為違反相關法令且情節重大;體罰或霸凌學生造
成其身心嚴重侵害者外,於解聘或不續聘生效日起算逾四年者,得聘任為
教師。
第15條:因系、所、科、組、課程調整或學校減班、停辦、解散時,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對仍願繼續任教且有其他適當工作可以調任之合格教師,應優
先輔導遷調或介聘;現職工作不適任或現職已無工作又無其他適當工作可
以調任者或經公立醫院證明身體衰弱不能勝任工作者,報經主管教育行政
機關核准後予以資遣。
二、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
三、曾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
未消滅。
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七、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尚未痊癒。
八、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侵
害行為屬實。
九、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依法組成之相關委員會調查確認有性騷
擾或性霸凌行為,且情節重大。
十、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未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通
報,致再度發生校園性侵害事件;或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他人所
犯校園性侵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十一、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經有關機關
查證屬實。
十二、體罰或霸凌學生,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
十三、行為違反相關法令,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
十四、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
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審議通過;其有第十三款
規定之情事,經教師評審委員會議決解聘或不續聘者,除情節重大者外,
應併審酌案件情節,議決一年至四年不得聘任為教師,並報主管教育行政
機關核准。
有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十二款或前項後段情事之一者,不得聘任為教師;已
聘任者,除依下列規定辦理外,應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予以解聘
、停聘或不續聘:
一、有第七款情形者,依規定辦理退休或資遣。
二、有第八款、第九款情形者,依第四項規定辦理。
三、有第三款、第十款或第十一款情形者,應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
,予以解聘。
教師涉有第一項第八款或第九款情形者,服務學校應於知悉之日起一個月
內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予以停聘,並靜候調查。經調查屬實者,
由服務學校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後,予以解聘。
為避免聘任之教師有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十二款及第二項後段規定之情事,
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各級學校應依規定辦理通報、資訊之蒐集及查詢;
其通報、資訊之蒐集、查詢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教育部定之。
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二十七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因行為不檢有
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而解聘或不續聘之教師,除屬性侵害行為;
性騷擾、性霸凌行為、行為違反相關法令且情節重大;體罰或霸凌學生造
成其身心嚴重侵害者外,於解聘或不續聘生效日起算逾四年者,得聘任為
教師。
第15條:因系、所、科、組、課程調整或學校減班、停辦、解散時,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對仍願繼續任教且有其他適當工作可以調任之合格教師,應優
先輔導遷調或介聘;現職工作不適任或現職已無工作又無其他適當工作可
以調任者或經公立醫院證明身體衰弱不能勝任工作者,報經主管教育行政
機關核准後予以資遣。
【心得】
近年來有許多暴力事件與性侵案件發生,其中也有師生關係而發生的性侵案件。
除了家之外,開始求學的學生們最常待的地方與接觸的人事物便是學校與老師,師生關係的要好更是沒有限制的,在學生許多叛逆迷惘或者家中不和諧時,老師更是心靈上一個港口與依靠,但也因為如此,許多不幸的事也可能因此發生。因為老師是學生心中可以相信與依靠的人,在這樣親近熟人旁戒心總會下降,有時甚至不知道事情的對錯便被老師騙著。
除了這樣的性侵案件之外,也有許多暴力體罰事件。可能有些老師雖然學歷高會教書,但是情緒控管與自我管理方面並無法有效的控制與發洩,因此有些情緒因此加諸到學生身上,例如身體的體罰與心靈言語的傷害,部論是哪種形式都對還在求學的孩子造成了心靈上不可抹滅的傷害。
本篇新聞便是關於對於教師的評分與考核,還有對於「不適任」教師的處理。不論是高中大學,除了老師對學生打分數之外,學生也可以在學期最後給予老師評價與建議,學校本身也有相關的機構在負責這種問題,但是要怎樣才算是不適任呢?本次修法雖然看次大動作想改選教師評審委員會,但這對於問題的根本也還是未能有個真正的處理,之後教師法該如何正確地修正還是有待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