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政二B 張峰瑋(8)


系級:政二B 姓名:張峰瑋 學號:06114251
【標題】【金馬獎戰統獨】范冰冰表態「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胡歌、孫儷火速轉發
【出處】上報
【網址】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2267
【發布時間】2018年11月18日 13:20:00
【內文】
第55屆金馬獎17日晚間落幕,而最佳紀錄片獎導演傅榆發表得獎感言時,以「希望台灣被視為獨立個體」引發政治風暴。上屆金馬影帝涂們不僅在頒獎時強調「中國台灣」、「兩岸一家親」,出席頒獎典禮的中國影人皆在微博轉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表達立場,中國影人全體皆未出席金馬惜別晚會,中國電影得獎慶功宴也不開放媒體採訪。

第55屆金馬獎由李安擔任執委會主席,鞏俐擔任評審團主席,鞏俐日前在評審團記者會時,強調自己擔任評審團主席就是證明金馬獎是最公平的,更強調「我們不分任何的地域的選擇,沒有政治的傾向,我們也不會去說有任何受外界的影響,我們不會受到媒體的影響,不會受到網路的影響,我們就是我們,評審。我們選擇出來的,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喜歡的!」

而在17日的頒獎典禮上,最後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最佳紀錄片,導演傅榆在得獎感言時表示,「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此言一出,也讓本屆金馬獎氣氛變得詭譎,上屆金馬影帝涂們頒獎時率先表態:「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台灣金馬獎頒獎,我感到了兩岸一家親。」此後,最佳導演得主張藝謀、最佳男主角徐崢都強調「我們中國電影」等。最佳劇情片得主《大象席地而坐》監製,在典禮結束前一刻也上前表示,「電影是可以超越語言的,它可以讓語言變得統一。」結束整場典禮。

而這場政治風波在典禮結束後並未停止,包括出席金馬獎的中國影人鄧超、胡歌、孫儷、周迅、徐崢、段奕宏,其他中國藝人范冰冰都在微博上轉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貼文,自清立場。

除此之外,得獎多項的中國電影《影》、《我不是藥神》慶功宴,也以私人聚會為由,不開放媒體採訪。就連金馬惜別晚會,中國藝人也全體未出席,僅有以「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入圍多項獎的婁燁導演出席。


李安:影展是開放的,愛講什麼就講什麼
典禮結束後,按照往年慣例,會由評審團主席鞏俐向媒體說明評審過程,但此次僅由李安一人及執行長聞天祥向媒體說明。

此外,原本應該由鞏俐和李安一同頒發最佳劇情片獎,最後僅由李安一人頒發,外界揣測可能和金馬獎台獨言論有關。對此,李安緩頰表示,鞏俐是想和評審團一起在台下欣賞。

媒體典禮後問及此次主席李安,金馬獎涉及政治議題,如何看待。李安表示,金馬獎是個盡量公正公平的平台,希望所有華語影人都能來參加的盛宴,大家一起來慶祝一年的優秀作品,評選過程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歡迎所有華裔的人們來參加。

李安指出,金馬獎年年舉辦,品質一直都很好,因為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籌辦的非常好,他做的井然有序,讓金馬獎在華人的心目中份量也很高。

他說:「台灣是自由的,影展是開放的,愛講什麼就講什麼,不會阻止大家講什麼,影人都是我們的客人。」
李安強調,包含本地、外地,金馬獎是個就藝術、論藝術的公正平台,「不希望有任何人來干擾,希望金馬獎是很純粹的,請大家給電影人尊重。」

文化部長挺台獨導演: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
在最佳紀錄片得主傅榆發表完得獎感言後,他的臉書也被眾多中國網友攻擊。對於臉書被中國網軍灌爆,傅榆17日晚上則發文表示,「心情還沒平復,但實在太晚了,無法寫些什麼長篇大論。只想先說,想罵人的請來這邊,在其他無關『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貼文底下做人身攻擊,怎麼看都有點荒謬。」

據了解,傅榆的爸爸是馬來西亞華僑,媽媽則是印尼華僑,9歲就來到台灣定居,研究所畢業後就以拍攝紀錄片為業,之前曾拍攝以太陽花學運為背景的《太陽‧不遠》、記述中國留學生參與台灣社會運動的《我在台灣,我正青春》、探索青年價值認同的《藍綠對話實驗室》,以及短片《不曾消失的台灣省》。

至於17日晚上全程參與典禮的文化部部長鄭麗君,事後也在臉書發出和傅榆合照的照片,並表示,「台灣是亞洲最自由、民主、多元、熱情的國家。台灣的金馬獎為所有電影工作者打造一個尊重電影藝術及創作自由的國際獎項。但請記得: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台灣』。」

【相關憲法條文】
憲法第1條:「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
憲法第2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憲法第4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
憲法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心得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稱中國)與中華民國(下稱臺灣)兩國之間的關係總是十分微妙,而臺灣的社會大眾卻總是想避開這個敏感話題,或者將之簡化為經濟與主權間的抉擇。但是很明顯的統獨議題在生活當中處處可見,無論是近期不斷傳出中國派出的網軍進行網路統戰、在臺灣散布假消息,或是在體育屆的正名運動以及金馬獎的頒獎會場上,這個議題只不過是被不斷地延後罷了,遲早有意天臺灣人還是得面對這個問題。
很有趣的是,大多數的人們總是害怕臺灣會受到各式各樣的打壓而不敢提出正名運動,像是認為運動員可能就不能出賽了,或是臺灣的經濟會遭到封殺,卻少有就正名運動本身的反對論述,站在此種角度去評判,似乎多數臺灣人只是因為現實考量而不敢出聲,而非反對此種立場。換個角度來談正名運動,或許有另一種可能是正名為「中華民國」,雖已有許多先例表示中華民國的概念等同於中國,因此不能出現,但站在華獨派的立場來說,一直沿用「中華台北」似乎也不是一個辦法。無論是正名為臺灣或是中華民國,都可能是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最真實的名字,而臺灣社會也應當重視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倘若連一個國家的名字國內都未有確定,卻仍想要在國際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並非長久之策。
近期美中貿易戰開打,美國部分人士似乎有意與臺灣接近,許多邦交國以及身處異鄉的臺灣人也積極為臺灣發聲,會在最近又出現許多的正名聲浪似乎也與現在的國際情勢相關,此時不正更待何時,在部分人士的立場來看,或許現在是最適合提出臺灣正名的心聲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