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陳偉華
班級:社三B
學號:05115254
題目:日本將修法增「外籍藍領簽證」為解勞動人口不足 社會憂變開放移民
(關鍵評論,李修慧,11/02)
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107443
內文:
(中央社)日本政府2日通過修法草案,擬開放14個業種外國勞工取得居留資格,盼明年正式上路解決人手不足問題;但政策重大轉變可能為日本社會帶來巨大變化,朝野都有人持慎重態度。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今天通過《出入國管理法》修正草案,這次修正重點在於放寬過去無法取得居留資格的外國勞工限制。
修正草案接下來將送到眾議院審議,日本政府與執政黨將修法視為重要法案之一,希望能在這個會期審議通過,以便2019年4月能施行;但在野黨認為未經詳細討論不應倉促上路,要求在國會進行充分審議。
Q1:目前有多少外國人在日本工作?
《工商時報》報導,這4、5年來,日本的外國勞工大幅增加,尤其是較難招募到日本勞工的建設、警備業等,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17年10月外籍勞工人數為127萬8,670人,較前1年增加了19萬4,901人,成長幅度為18%。
以國籍來看,在日本的外籍勞工當中以中國人為最多,佔29%,第2是越南,佔19%,其次是菲律賓、巴西等。以產業來區分,製造業佔了30%,達38萬5997人。
《商業周刊》報導,2017年也有8300名台灣人在日本工作,雖然人數遠低於取得永久居留權的2萬821人和留學的9551人,但工作者的成長幅度卻是所有類別中最高的,2014年成長率分別是33%、30%、28%,連續三年成長近30%。
Q2:為什麼要開放外勞?
《工商時報》報導,2000年到2016年,日本勞動人口減少397萬人,雖然293萬老年人和10萬名女性加入勞動市場,彌補了80%的缺口。但根據日本國家人口和社會保障研究所的數據,預計2025年將再減少270萬勞工,屆時老年人和婦女將無法彌補這一缺口。
(中央社)這次修法主要是回應經濟界期待,希望透過增設「特定技能」的居留資格,開放外國勞工到日本工作。
日本法務大臣山下貴司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說,目前人手不足的問題相當嚴重,所以修法是「重要且是當務之急」;為了讓修法早日上路,他會仔細進行說明。
但日本目前僅限大學教授等高度專門人才取得日本的工作居留資格,修法將讓一般單純的外國勞工也能取得居留資格,可說是政策一大轉變。
Q3:修法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次修法增設2種「特定技能」居留資格,分別為「特定技能1號」和「特定技能2號」。
前者是具備相當程度知識或經驗技能的外國勞工,只要完成最長5年的技能實習,或技能及日語能力測驗通過,就能取得這項資格。居留期間合計最長為5年,但不能攜家帶眷。
外國勞工如果通過更高級測驗且擁有熟練技能,日本政府將給予「特定技能2號」居留資格;這項居留資格每1到3年可更新一次,不限次數,可攜家帶眷。
Q4:哪些行業開放外勞?
企業如果已經提升生產力,並盡可能進用日本女性及高齡者勞工,仍面臨人手不足,便可以申請上述2種類別的外國勞工。
但僅限以下14個領域的行業:照護業、大樓清潔業、產業機械製造業、電氣電子機器相關產業、建設業、造船及船用工業、汽車維修、航空業、住宿業、農業、漁業、飲食產品製造業及外食業等。
Q5:對外勞有哪些保障?
《絕望工廠 日本》一書介紹,2008年,日本政府大肆開放留學生以來,就有許多人以打著「留學打工賺大錢」的廣告吸引外籍人士,然而,日本政府規定留學生的打工時數「一週不得超過28小時」,儘管日本人手不足,完全不懂日文的留學生能從事的工作還是有限,全都是日本人不想做的底層工作,薪資水準也最低,加上日本消費水準高,留學生很難存錢。
《工商時報》報導,有的日本企業為了雇用更多的外國實習生,會設法巧立名目,讓他們以學習技能等理由來變相工作,造成這些外國實習生必須忍受低薪、工時長等惡劣的工作環境和待遇,長期積累不滿之下,對日本開始產生反感,甚至引發社會問題。
《共同網》報導,這次的法案也規定外勞與日本人必須同工同酬,並允許在不同領域中跳槽。尤其是雇用「特定技能1號」外國人的公司,必須制定相關計畫,提供外籍勞工住所和日語教育等。
Q6:將開放多少外勞?
(中央社)目前還不清楚開放外勞的規模會到什麼程度,日本政府預定待修法通過後,開始制訂具體的業種及測驗。由於執政黨要求政府明確表示開放規模,所以政府正在加速估算,並在臨時國會中提出概略規模數字。
Q7:修法為什麼引發憂慮?
擁有「特定技能2號」的外國勞工透過不斷地更新居留資格,就能合法長期居留日本工作;而日本目前取得永久居留權的要件之一,就是在日本住滿10年,特定技能2號等於為取得永久居留權開了另一道門。
日本政府一直以來嚴格限制外國勞工,做法一旦轉變,將可能對日本社會產生相當大的變化,朝野陣營都有不少人持慎重態度。
日本政府堅稱這項新的居留資格並非移民政策,現在連執政黨內都有人開始質疑,真的能說不是移民政策嗎?在野黨批評政府在討論修法過於草率,並質疑政府所謂「不是移民政策」的態度。
日本政府顧及執政黨內對修法抱持慎重立場的人士想法,在修法中加入檢討條款,只要人手足夠,這項居留資格就會停止核發,並在修法上路3年後進行制度修正。
相關憲法條文:
第 15 條 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第 141 條 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
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
確保世界和平。
心得評論:
「擁有較多資源與較高權力者,往往會以本身的價值觀去評斷其他族群的文化,這樣就形成了「文化歧視」,並且給予不公平的對待」(黃益中,2015:79)不只是在日本,外勞也是在台灣應被重視但仍未被重視的一大議題。政府為了鼓勵並推動資方的生產力而大量引進外勞,但卻不加保障其應得之權利(薪資、工時等),雇主也時常對外勞有不平等、甚至讓其做出超越工作的事物:包含限制其人身自由、沒收手機、強迫幫忙家中瑣碎事務或農活等。外國移工又在台灣人生地不熟,也不知曉申訴管道而只能選擇隱忍。而日本的這項改革有許多對外勞的保障:提供住所與教育、符合條件便有攜帶眷屬的權益等。這些基本權益在台灣時常被雇主忽視。然而,政府推動外勞大量引進也有其缺失:讓資方認為較低廉的人事成本習慣化,也有可能造成本土失業人口增加,因此相關配套措施仍須持需研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