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陳佳愉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12
【標題】關鍵時刻展現無比勇氣,面對傷痛仍堅守崗位《時代》雜誌2018年度風雲人物:守護真相的新聞工作者
【出處】https://www.storm.mg/article/702159
【時間】2018-12-12 08:30
【內文】
美國《時代》雜誌11日公布2018年度風雲人物,獲選者為「守護者與真相之戰」,亦即為了報導真相而入獄甚至犧牲生命的新聞從業人員:阿拉伯異議記者哈紹吉、遭到緬甸政府逮捕的《路透》記者吳覺梭與瓦隆、因為批評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被迫關閉網站的菲律賓《雷普勒》新聞網總編輯蕾莎,以及遭到槍手血洗編輯室的美國馬里蘭州《首府新聞報》的5位新聞工作者。
《時代》(TIME)雜誌指出,這四位「守護者」(The Guardians)代表了無數還在奮鬥的新聞工作者,截至今年12月10日,全世界至少已有52名記者遭到殺害,「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也要說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故事」。對照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動輒將批評他的新聞工作者扣上「人民公敵」(enemy of the people)的大帽子,《時代》雜誌編輯檯今年的選擇意義深遠。
「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也要說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故事」
「就像所有人類的天賦,勇氣在不同時刻以不同的程度出現,」《時代》雜誌總編輯費爾森陶(Edward Felsenthal)撰文解釋「守護者」獲選原因,「今年我們認識了四位記者和一家報社,為了這一刻的挑戰,付出了龐大的代價:哈紹吉(Jamal Khashoggi)、蕾莎(Maria Ressa)、吳覺梭(Kyaw Soe Oo)與瓦隆(Wa Lone)以及馬里蘭州《首府新聞報》。」《時代》雜誌公布2018年度風雲人物同時,也公布了四本雜誌封面,分別以哈紹吉、雷莎、吳覺梭與瓦隆妻子和《首府新聞報》5位新聞工作者為封面。
「現在肯定不是該害怕的時候」
影響力是《時代》雜誌90年來選擇封面人物的必要考量,「而影響力,正是源於勇氣」。今年春天兩名印度記者在24小時分別喪命於兩起刻意肇事的車禍中;6月,一名白人槍手因為不滿當地報社的報導,而持槍血洗編輯室;秋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因為炸彈威脅,工作人員兩度被迫從紐約的辦公室撤離。於此同時,川普總統鋪天蓋地的羞辱媒體。
幸好,美國仍然是真相與言論自由的燈塔,因此CNN狀告白宮壓迫言論自由獲得勝訴,但在追求真相的過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幸運。因為長期撰文抨擊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而遭殺害肢解的《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哈紹吉,就是最令人傷痛,也最明顯的代表。《時代》雜誌指出,這是他們首度選出一位逝世者做為年度風雲人物,但哈紹吉的影響力在他死後快速擴大,相當罕見。
哈紹吉在《華盛頓郵報》的同事、著名政論家伊格納修斯(David Ignatius)曾說,兇手殺人的動機便是為了控制特定訊息。哈紹吉命案引發全球再度審視「以改革掩飾獨裁」的穆罕默德王儲,但川普政府至今拒絕與他劃清界線。
同樣面臨在位者打壓的還有菲律賓《雷普勒》(Rappler)新聞網創辦人與總編輯蕾莎。《雷普勒》新聞網以揭弊及報導菲國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血腥毒品戰爭而成名,蕾莎卻也因此遭到政府以稅務詐欺罪起訴,政府網軍也在社群媒體攻擊她和《雷普勒》新聞網。即使擺在蕾莎眼前的是長達10年的刑期,但她仍能堅定的表示:「現在肯定不是該害怕的時候。」
為了挖掘真相而入獄,面對傷痛仍堅守崗位
《路透》緬甸記者瓦隆與吳覺梭因為報導緬甸軍迫害北部若開幫羅興亞人的真相,遭到緬甸政府以違反了《政府機密法》,重判7年有期徒刑。兩人在入獄前表示:「我們知道自己沒做錯任何事,我無所畏懼」,即此在最黑暗的時刻,他們仍相信正義、民主、自由。
《時代》雜誌指出,新聞工作者必然會犯下判斷、遺漏和準確性的錯誤,但不影響其根本的作用,「為了追求更偉大真相而冒險,為了守護不完美卻至關重要的事實與發言權」,2018年度風雲人物:他們是言論自由與真相的守護者。
2018年6月28日,一名白人男子拉莫斯(Jarrod Ramos)走進美國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Annapolis)一一幢辦公大樓,走進位在一樓的《首府新聞報》(The Capital Gazette)編輯部,端起手中的霰彈槍,直接對辦公室裡的主筆、編輯與記者開槍,造成5死2傷的悲劇。兇手行兇動機只是因為不滿該報在多年前對他的報導,憤而大開殺戒。慘劇發生之後,倖存的員工並沒有被恐懼和悲慟淹沒,而是繼續在崗位上恪盡新聞人的職責,隔天29日照樣出報,有如對殉難同仁獻上最高敬意!
【相關憲法條文】
第二章 第11條(表現自由)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第二章 第15條(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第二章 第22條 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
【心得評論】
依據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波特·斯圖爾特提出的「第四權理論」,作為新聞自由的理論,在此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區別為,新聞自由強調「新聞媒體」在現代民主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用來監督政府、防止政府濫用職權的一個權力。由此理論可知,媒體的出現,不只是播報新聞,而是用來彌補政府的不足,或者讓政府知道自己的不足,並且讓全民一起監督政府。
高中歷史課本上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說:「如要讓我決定,有政府而無報紙,或有報紙而無政府,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 新聞媒體的出現,讓人民接觸到的社會層次更加廣泛,小至生活周遭,大至全球。政府對新聞媒體的各種規範,將會大大限縮人民獲取資訊的機會與能力。許多媒體受到政府壓迫,禁止他們播報對自己或者他們所認為的國家利益有害的新聞,這種情況在專制國家更加顯著,可這樣對新聞工作者的迫害早已忽略媒體本身的價值,且也成為一種變相的報禁,媒體因為無法承受那麼大的風險,而不去播報那些新聞。
新聞,是人民接觸整個社會、政治,甚至國際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徑,如果連報導或不報導什麼都要受政府當局限制,那麼新聞是否就失去它原有的意義了呢?「新聞」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但現在媒體的價值及新聞自由正遭到迫害、動搖,這是值得我們反覆省思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