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佩穎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04
【標題】:
搞破壞洩憤!「黃背心」大鬧巴黎 凱旋門遭塗鴉洗劫
發稿時間:2018-12-02 22:57聯合報
記者陳韋廷╱即時報導
出處: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514579?from=udn_ch2cate7225sub6809_pulldownmenu
【內文】:
法國巴黎1日爆發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暴動,抗議政府調高燃料稅的「黃背心」示威者在街頭縱火燒車、打破商店櫥窗洗劫物品,還在凱旋門塗鴉,與鎮暴警察發生激烈衝突,共有412人被捕,另有133人受傷。法國政府2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及如何跟示威者對話,甚至考慮實施緊急狀態防止類似情形再度發生。
法國總統馬克宏2日結束廿國集團(G20)峰會從阿根廷返國後,直奔凱旋門評估這個知名地標受損程度。電視畫面顯示,紀念碑內部象徵共和國的瑪麗安娜雕像遭破壞,外部則可見到從反資本主義到各項社會訴求等口號塗鴉。他一日在G20峰會上譴責暴力,並稱將追究暴徒攻擊警察與破壞凱旋門的責任。
美聯社報導,凱旋門附近主要街道與知名的香榭麗舍大道及杜樂麗花園周圍街道,到處堆滿垃圾碎屑與遭燒毀的汽車,許多店面和建築物也都遭到塗鴉。當地時間一日下午,警方封鎖巴黎市中心大片區域,通往凱旋門的道路全數封閉,市區一度有廿多個地鐵站關閉,警方也下令封鎖區內的商家提早打烊,並發射催淚瓦斯驅散示威者。一日的暴動,是二○○五年來法國最嚴重的城市暴力事件。
政府發言人葛里沃表示,一日發生的暴力事件是有心人趁示威行動蓄意作亂,這些人是「為了搶劫、破壞與攻擊警察」而來。
當被問到為何上萬警力無法阻止示威者破壞凱旋門和周邊店家,葛里沃說,「昨天我們做了一個選擇,保護民眾先於物品」。
法國各地連續第三個周末發生反對加徵燃料稅、抗議生活費用不斷喊漲的示威活動。
來巴黎和平遊行的抗議者孟德茲說:「很難捱到月底。民眾工作又要繳許多稅,我們受夠了。」示威民眾普遍認為,馬克宏政府並不關心一般民眾的問題。
【相關憲法條文】:
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第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第15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第22條: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
第23條: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相關法律條文】:
集會遊行法
【心得評論】:
政府在施政時,會有正反兩面的評論,若造成人民權利受損,可能會迫使人民走上街頭抗議。最近,法國的改革讓不少人民不滿,因此導致示威遊行。但是,若危害社會秩序,政府有權限制人民的集會結社自由。
雖然暴力的遊行並不值得鼓勵,但政府在施政時也應該考量到人民的民意。生活上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人民若無法生存是,必然會引發民怨。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人民權利,若無法達成此目的,人民可能會用暴力或非暴力之方式推翻政府。
最近台灣的選舉結果也反映了此現象,由於執政黨的施政不得民心,造成許多縣市政黨輪替,兩年前的總統大選也是此狀況。有些政策並非不好,但無法讓人民感受到更幸福。台灣不論哪一黨執政,都應該多參照外國經驗,好的可以學習,不理想的可以避免重蹈覆轍,讓台灣能越來越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