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陳儀
班級:政一B
學號:07114231
【標題】恐攻變屠殺
克里米亞校園18死40傷
【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28032
【內文】
克里米亞東部邊境城市克赤(Kerch)工專十七日發生重大校園槍擊案,連凶手在內共造成十八死、四十人受傷。調查小組指出,槍手是十八歲的四年級學生羅斯利亞科夫,其屍體在二樓的圖書館被找到,身上有彈孔,推測為自盡,犯案動機尚不清楚。調查小組發言人彼得連科一度表示,此案是恐怖攻擊,疑似有共犯,後來改稱是大規模校園屠殺。調查人員原本表示,凶手先於中午時間在學校餐廳引爆爆裂物,裡頭裝滿金屬碎片,凶手隨後持槍沿大樓走廊隨意掃射,十七人死於槍下,槍手最後自殺。BBC報導,俄方調查人員最後確認,所有受害者都是中槍喪命。俄國RBC電視台報導,一名友人說,槍手「非常討厭這所學校」。該校約有八百名學生。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二○一四年被俄羅斯兼併,俄國這項舉動遭許多西方國家抨擊。案發地點克赤是連接克里米亞和俄國本土的大橋起點,位置相當敏感。俄國總統普亭說,這是一起「悲劇事件」,並向罹難者家屬表示哀悼。俄國調查人員對此案說法數度改口,一開始表示是瓦斯桶氣爆,後改稱恐怖攻擊,一度傳出不只一人涉案,最後確認是校園屠殺案,凶手單獨做案。
【相關憲法條文】
第 十五 條
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相關法律條文】
《世界人權宣言》
第一條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賦有理性良知,誠應和睦相處,情同手足
第三條
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與人身安全
第二條
人人皆得享受本宣言所載之一切權利與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他種主張、國籍或門第、財產、出生或他種身分。且不得因一人所隸國家或地區之政治、行政或國際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區別,無論該地區係獨立、託管、非自治或受有其他主權上之限制
【心得評論】
此事件因為發生在克里米亞半島,克里米亞目前仍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主權爭議的地方,所以烏克蘭政府也拫難開始展開調查,但是俄國警方一開始稱是瓦斯爆炸後來又說是恐攻,最後才證實是恐攻,因為此地區主權問題的關係,發生了事情也很難決定要由哪一方調查,只能用聯合調查的方式,但也可能因為此原因,造成調查沒有深入及明確,就直接下結論,爭對此事件,兩方政府也要好好想好如何共同解決,或是立法,不要再讓無辜的人民受害,生命權受到侵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